第242节
徐阶的声音依然保持着克制,然而那发自内心的惶恐终究是无法完全掩盖:“叛贼打败仇鸾以后,继续攻打朝阳门,朝阳门守军望见仇鸾溃败,军心不稳,纷纷逃散,朝阳门也失守了……”
“什么!那叛军,那叛军……”
便又听谁闯到了门边,这回却是陆炳的声音:“陛下!不好了!叛军夺了朝阳门,已朝这边闯来!陛下,要准备应急之事了!”
嘉靖惊急到了极点变成了怒火:“你们在干什么!到底在干什么!还不快派兵平乱!陆炳!快带锦衣卫迎击!”
徐阶叩首痛声道:“陛下!仇鸾一败,京师内外,一时间便没有足以平叛的兵马啊!”
陆炳亦道:“陛下!贼军火器犀利!连三北军队也打不过,皇城内的军马,只怕都……”
嘉靖怒道:“废物,废物!”
却听外头又有人来急报,但严嵩徐阶一时却不敢禀报,嘉靖怒吼道:“又出什么事情了!”
徐阶不敢不回,颤声道:“陛下……贼军已挟持了二王……其中一部如今已抵达紫禁城下了……”
嘉靖未立太子,所谓“二王”就是他的两个儿子!嘉靖一听,一时竟吓得忘了自矜,惊叫一声,从龙床上滚了下来,头碰到床边洗脸盆的架子,登时额头出血!
太监们吓得手忙脚乱,但嘉靖的头这一撞,脑中却撞出个人影来!想也不想,脱口就高叫:“李哲!李哲!快宣李哲来护驾!”
第二十九章叩阙
在王直发难的前一天,蒋逸凡便赶到了北京,他与风启一晤之后,了解了这一段时间来京畿的情况后,便又赶往古北口,要向李彦直汇报此次南下的见闻功过。
也是他早走了半日,若当天留在北京过夜,第二天兴许就走不了了。他到达古北口半日后,兵部的第一道公文便也到了,却是说让他调部分兵马进驻西山,李彦直问出了什么事情,兵部的人说城外有勤王之师哗变,兵部谨慎,因此有此命令。
李彦直一听,赶紧命戚继光守古北口,自己却尽起精锐兵马,准备赴京。这段时间来他和戚继光不断从京军、勤王军、义军以及俘虏中挑选兵源良种,已在历次实战中练成一支三千多人的精锐骑兵,次一等的堪战部队又有六千余人,皆是上得马、打得仗的了,再不只是一个空壳,有了这九千人在手,李彦直的底气就足多了。这次他一纸令下,又挑出了纪律比较好的两万余人,合三万人马,准备进京,其它部队便都归戚继光指挥。
戚继光见李彦直如此大张旗鼓,颇有不解,因问:“督军,兵部的公文虽没说具体入京兵马,但看那意思,大致也就是三五千人,也没说要督军你亲自带兵进京,你带这么多人去,只怕会见忌。”
他这话乃是好意,李彦直听了十分承情,却摇头说道:“元敬你知看见兵部的公文,却没看见兵部也未曾见到的事情!这段时间若我们事事都按兵部的意旨办事,只怕京畿的情况早就不可收拾了!京师将有大危险,而兵部居然还如此好整以暇,真是迟钝!”
戚继光忙道:“继光愚鲁,还请督军明示。”其实这也不是他真的愚鲁,而是他掌握的信息远没李彦直多而已。
李彦直微微一笑,正考虑着该怎么跟他说才好,忽然营外有急马奔来,这次却是内阁直接传出的圣旨了!李彦直这时已带甲在身,就以军礼迎侯。那圣旨却十分简单,传旨太监也是又急又慌,连香案什么都不摆了,就开旨宣道:“京师危急!李哲速速进京护驾!”
诸将听这道圣旨从内容到行文都大有异处,慌忙问:“这位公公,到底出什么事情了?”
那太监急得顿脚,叫道:“京师告急啊!朝阳门已被贼军攻破!紫禁城也是危在旦夕啊!李侍郎!你快入京救驾吧!咱家幸亏是走快了一步,若慢了一步,怕连城门都出不来了!”
诸将皆惊,再看李彦直时,脸上都现出钦佩之色,戚继光等都来请命,道:“督军,我等愿随督军驰援京师!”
“慌什么!”李彦直对此早有预判,虽然事情仍比他预料中来得更急,却也不像诸将般骤然听说都有慌乱之色,因下令:“仍按原定部署,元敬留守古北口,京师那边的叛乱我去镇压!元敬留守古北口——此处蒙古降俘甚多,也万万乱不得。”
他兵马早已点毕,这时只翻身上马就出了营,大军才出古北口,便又遇到嘉靖接连追加的意旨,原来拟第一道圣旨时帝相都有些慌乱,只是求快,圣旨公文不甚符合规制,发出去以后,徐阶担心京师万一不测,李彦直拿着这道圣旨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