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节
后面,乔总也是从闽南省走出来的。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以刘振涛眼光和经验,不难看出,聂振邦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聂振邦的年纪虽然年轻。但是。聂振邦的资历却不比任何人逊色。在望海是开始,聂振邦就是副部级干部了。也挂了省委常委的牌子。
再后面。从三公办到巴蜀省,再到华夏集团以及红江省。跨入正部级也有五六年的时间了。现在,在陇西省。只要做出了成绩。其他的,将没有任何的悬念。这就是聂振邦的底气所在。
这个时候,是该下定决心的时候了。烧冷灶也有烧冷灶的好处,患难才能见真情不是。更何况,聂振邦这里,还算不上是冷灶。只不过是还没有正式的发迹而已。
现在靠拢上去,这就是一种投资。真正等到局势明朗了。再靠拢上去,那就不显得此刻的珍贵了。有的时候。舍得赌也是一种能力。
考虑到这一个层面。刘振涛沉吟了一下。看着聂振邦道:“书记的话语,犹如是拨云见日一般。我也是深受启发。我一定和组织上保持一致。”
这番话,刘振涛说的十分的流畅,十分的利索。完全没有任何尴尬。听在聂振邦的耳朵里,却也是有些意外。
愣了一下,刘振涛这是什么意思?如此干脆直接的表忠心?但是,很快,聂振邦也回过神来了。心中也有些笑意。如果,李国华知道,他刻意散播消息出来。想让自己运作大哥聂家梁的事情遇到阻力却反而促成了刘振涛的态度转变。不知道李国华会不会气得吐血。
很显然,刘振涛是被自己震住了。省委班子这些人都还在为地厅级的人事调整而争执的时候。自己却已经在谋划省部级的调整了。这种差别,对刘振涛的震撼是巨大的。
现在看来,刘振涛的这番态度,倒的确是发自内心的。刘振涛的目的,不难猜测。此刻,刘振涛就是一种提前的投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可不仅仅只是传说。
沉吟了一下,聂振邦也笑着道:“振涛同志。一起努力吧。”
第1175章各显其能
九月底的陇西,秋高气爽,唯一不足的是,陇西的天气极其的干燥。甚至,可以说是干旱。
陇西省委省政府大楼内。犹如往常一样。不时有人进进出出。一片忙碌的景象。从外表来看,似乎,于往常没有任何不同的地方。
但是,此刻,整个陇西省的领导干部,目光都集中在省委。今天的省委常委会议,比之任何一次都要显得重要。
牵扯到了两个正厅级职务。九个副厅级职务的人事调整。对于下面的干部们来说,有这个资格,有这个想法的,都在默默的关注着常委会的结果。自己是不是能够如愿以偿的更进一步。
对于没有这个资格的人来说,也都在默默的关注着,别人上去了,自然也会相应的留出空位出来。那就是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