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64
有什么能比高产的作物更让庄稼人高兴那?作物高产。就意味着同样的土地,可以收获更多的粮食,一家人能够吃的更饱,有更多的余粮能够换钱,可以过上更富足的日子。
连蔓儿就从连守信手中接过那个大地瓜,地瓜长的饱满,外皮有一处被连守信刚才不小心刨掉了,露出里面像白梨一样雪白色的瓤。还有一丝丝的浆水泌出来,抱在手里,沉甸甸的压手。
小七也在连蔓儿身边蹲下。两只小手抱着一个大地瓜,笑的见牙不见眼。
傻笑了一会,连蔓儿和小七就将两个地瓜收进篮子里,然后退开了一些,让连守信继续刨地瓜。一棵地瓜秧子,通常都是下面长几个大的地瓜,然后根须继续向四周和下面扩展,地瓜就没那么大了。像这棵地瓜秧,这么大的地瓜只有三个,接下来刨出来的三四个就小了一圈。不过大都也在一斤左右,最小的据连守信掂量,也有半斤多。等再往深一些刨,就是地瓜须连着的一串小地瓜,最小的一个只有胡萝卜那般粗细。
一连刨了三棵地瓜秧,连蔓儿和小七提着的两个篮子里就装满了。连守信就收了铁镐。不肯再接着刨了。
“就先刨这些吧,我看让这地瓜再长长,那些小地瓜崽儿还能往大里长。”连守信就道。
两篮子地瓜,足够她们吃上一两顿的,就当做先打打牙祭好了。地瓜长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地瓜刨出来后,并不好存放,她们家现在也不缺粮食,让地瓜再长些日子,收成会更好,这是肯定的。
将两篮子地瓜装上车,又将扯下来的地瓜秧子也拿上车。人吃地瓜,地瓜秧则可以喂猪。连守信就让连蔓儿和小七在地头玩一会,他又去玉米地里看了一回,然后又去旁边的草甸子里割了一捆草。
勤劳的庄稼把式往往是这样,在他们的眼睛里时时、处处都是活计。
爷三个回到铺子里,张氏、连枝儿和五郎看了地瓜,知道这只是刨了三棵地瓜秧的收获,都是喜出望外。
“那咱晚上,就吃地瓜了?”张氏问。
“嗯,嗯。”小七重重地点头。自打从王幼恒那得了地瓜,小七就想着吃了。不过当初的地瓜都用来培育地瓜秧了,小七这是等了三个多月啊。
当然,连蔓儿也等了三个多月,现在她看着地瓜,也很想流口水。
“那行,我去刷锅。”张氏就笑着道。
“那我们去洗地瓜。”连蔓儿道。
地瓜上带着泥土,要好好地用水清洗过了,才能下锅里煮着吃。将地瓜篮子提进院子里,放在井边,五郎和连枝儿从井里打上水来,几个孩子就蹲在井边,开始洗地瓜。两篮子地瓜,他们一顿吃不了,就只洗了一多半,剩下的地瓜先不洗,而是放在阴凉处存放了起来。
将洗好的地瓜又提进屋子里,张氏已经刷好了锅,将地瓜一个个地放进锅里,一层层地摆好,大个的在下面,小个放在上面,然后倒进清水,淹没地瓜。至于那些特别小的个头的地瓜,是不能放进水里一起煮的,因为那样,会将地瓜煮的太烂,就不好吃了。这些特别小的地瓜,要另外放在帘子上,隔水蒸。这样,煮的和蒸的地瓜,一锅就做得了。
煮地瓜跟煮饭一番,都要掌握火候。张氏第一次煮地瓜,作为巧手的嘱咐,又提前询问过林阿水,这一锅的火候,张氏掌握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