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节
杨时愤怒,道:“这怎可混为一谈?我当今大宋皇帝怎能和这些暴君相提并论?”
武栋点了点头,道:“照你这么说,大宋太祖赵匡胤取后周恭帝而代之,必将遗臭万年了?那后周恭帝不过是一个七岁小儿,难道也是暴君吗?”
当初赵匡胤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掌管数十万禁军。周世宗柴荣逝世之后,刚刚登基的周恭帝只有7岁,赵匡胤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南侵,领兵出征,在汴梁城外,他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皇帝,取周恭帝而代之,等到周恭帝20岁的时候,被宋廷杀害。
杨时听到这话更加的愤怒,道:“你怎可称呼太祖皇帝的名讳?当真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我大宋取后周而代之,那是天命在我大宋,上天注定大宋要君临天下!你这反贼,如此的胡说八道,真是罪该万死!”
武栋本来以为这杨时是大儒,定然学问精深,没有想到说起“忠君”来完全就是胡搅蛮缠,只准他说别人,不准别人说他。说起商纣、杨广等人,他说是暴君,说起宋徽宗,则因为不是暴君所以不可以反抗,说起赵匡胤取代周恭帝,他又说是“天命”所在!武栋此刻也没有兴趣再问他“天命”又是什么,他觉得这杨时就是预先设定立场和人辩论,杨时和人辩论不是为了讨论问题,而是强迫对方接受他的观点。对于这样的“大儒”,他再也没有丝毫的兴趣。
此刻杨时仍在滔滔不绝:“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王好比是父亲,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自古以来,凡是反贼,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君为阳,万民为阴,阳贵而阴贱,阳主宰万物,阴依附于阳,此乃天理所在!三纲乃是天理之根本,我等世人当存天理、灭人欲,若是只有人欲而无天理,则不为人也……”
武栋听的头晕眼花,旁边的吴用口瞪目呆,旁边的那些大儒则是人人啧啧称赞,到了最后武栋不得不闭上了双眼。面对这样的愚忠腐儒,他实在是无话可说。
第三百五十章出发之前
武栋闭上眼,实际上是逃避,他再也不愿意继续听下去了!谁知杨时看到武栋闭眼,还以为武栋已经被他说服,当下他欣喜若狂。
“武栋,你可是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杨时双眼盯着武栋,径直问道。
武栋仍旧闭上眼,一言不发。
“你可愿归降大宋?”杨时继续道。
武栋仍旧是闭着眼。
“你若是归降大宋,陛下也不会亏待你!陛下已经说了,他会封你为高丽王!要知道,当今天下,除了皇室子弟之外,只有童贯能够封王,你封王之后可以和他平起平坐!当然你的封地虽然在高丽,但是你本人却需要留在汴梁!还有,你手下的军队须得解散,你手下军队所犯的罪行,朝廷会宽恕他们!”杨时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