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节
杨林在一旁点头,道:“岳将军,还请三思。我们打到了风陵渡,任务已经完成了。至于太原、河北的兵马,不足道哉,林将军他们一定能够挡住这些兵马的。”
岳飞笑道:“师傅他们当然能够挡住,只是不胜其烦,不如我直接进攻汴梁,效果来得好。再说了,士兵们打了几天仗,已经有些长进了,还需要多打几次,这样才能变得更加的精锐。至于朝廷的禁军,不足道哉,那些禁军与其说是军队,还不如说是一群纨绔子弟。别说一万人了,即使1000人都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好了,我话就说到这里了,你们愿不愿意去?”
张显、杨林对视一眼,两人纷纷点头。张显是岳飞的结义兄弟,杨林这段时间对于岳飞已经心服口服,所以对于岳飞的命令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岳飞看到他们同意,心里面十分的高兴,道:“我给你们说一说禁军的情况,师傅他以前就是禁军的总教头,对于禁军的情况再了解不过。”
所谓的禁军,原本应该是大宋朝最精锐的部队,但是实际上他们已经成了大宋朝最差的军队。数十万军队,平日里根本就不训练,甚至军中的武器也被拿去换酒喝。禁军中将领极多,大部分将领平日里都是根本不去军营的。许多将领都不知道自己的手下有多少人,所谓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用来形容这些人再好不过。
历史上,金国入侵汴梁的时候,赵佶、赵桓命令数十万禁军挡在黄河沿岸,要把金军挡住。当时金军只有区区数万人,看到黄河边上数十万宋军,倒是大吃一惊。但是更加令他们吃惊的是,他们仅仅敲了一晚上的战鼓,第二天清晨,所有的禁军就跑光了。堂堂数十万禁军,在抵挡金军方面没有起到一丁点的作用。后来南宋成立,这些禁军早就不自所踪,南宋的岳飞、韩世忠等等军队都是从“民兵”或者“盗匪”中招募出来的。可以说,南北宋交接期间,“民兵”的实力都远远超过这些禁军了。赵匡胤凭之黄袍加身的禁军到了北宋末年已经彻底的废了,除了浪费钱粮之外没有任何的作用。
岳飞给张显、杨林讲解禁军的情况,张显、杨林都是难以置信,张显道:“禁军既然是这个样子,朝廷养这么一干人做什么?”
岳飞道:“朝廷哪里知道禁军已经变成了这样?朝廷的那些奸臣,蔡京、高俅、杨戬之人每天只知道作威作福,为皇帝获得花石纲,其余的事情他们哪里管啊?”
三人中,杨林年纪较大,岳飞、张显都是少年,但是说到朝廷的情况,三人都摇头感慨。
“既然这样,咱们就去汴梁转上一圈!”杨林哈哈大笑道。
“好了,时间不早了,咱们好好休息一晚上。明天早上咱们再去汴梁。”岳飞笑道。
这一天晚上,岳飞的兵马都睡的很沉。一路追赶西军,他们也实在是累坏了。不但是他们睡的沉,那些西军俘虏们也睡的很沉,所以也没有什么俘虏闹事的事情发生。
第二天清晨,天色有些阴沉,士兵们统统醒来,用冷水洗脸,然后开始烧水早饭,吃了早饭之后,所有士兵都是一副容光焕发的样子。
“所有的士兵,集合!”岳飞大声的下达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