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虎狼 > 第639节

第639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前,他就被妻姐烦得不行,作为李云睿的传声筒他妻子一直在黄石面前哭诉制宪会议和陆军部的飞扬跋扈,和黄石说他们罢免自己的儿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志在沛公。黄石的妻子对此也颇有怨言,觉得事态正在脱离黄石的掌握,一群小人正在窃取黄家的权利,而且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地进行,这简直不似盗窃而是明抢。

为了稳住后宅,黄石祭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案,成功地把自己的亲人稳住,他相信这个计划一定能得到黄石集团的赞同。

首先黄石承认制宪会议的权利有些过大了,但是他强调这个会议是一个很好的收税和监察工具,如果仅仅因为有一些弊端就舍弃不用那未免太可惜了。其次黄石向老兄弟们坦率地承认自己最初有些缺乏考虑,对制宪会议权利的迅速扩张没有充分的预料,但现在天下还没有一统,卸磨杀驴还是过早。

为了充分保障黄石集团的利益,也为了限制制宪会议的权利,黄石提出他要建立一个凌驾在现在的制宪会议、未来的国卿院之上的议会。以后国卿院会被称为下院,而上院则是贵族院,只有拥有爵位的贵族们才能参与,黄石打算大肆封赏黄石集团以爵位,为他们进入这个上院铺平道路。

至于具体的权利,黄石宣布这个上院有否决下院提议的权利,如果下院的提案被上院否决的话,就必须再次修改重新申请,否则执政大臣会完全不予考虑。这个权利听起来颇让黄石集团的人心动,金求德、李云睿等人研究后都觉得如此下院那帮人就是跳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孙悟空,当然他们马上要求黄石一定要确保这个上院稳稳地控制在本集团手中。

黄石慷慨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表示这个上院完全不需要选举,议员席位可以考虑采用世袭的方式,或是由拥有爵位的人在小群体内部进行推选。而且黄石还保证不会滥发爵位,他宣布自己会在一段时间后放弃独自任命世袭贵族的权利,只拥有任命不可世袭的男爵的权利,任何人想要获得世袭爵位都需要得到贵族议会也就是上院的拥护,然后再报请黄石批准。

这个表态无疑让黄石集团的人很满意,听起来这样国家的最高权利就可以永远保持在他们和他们子孙的手中,甚至还有更远一步的利益——剥夺了黄石卸磨杀驴的权利。

即使之前对黄石有什么不满,看到对方如此无私地放弃了这么多的权利,一心一意和老兄弟们共享天下、富贵和权利,大家一下子又变得很感动。

当然最后黄石提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在上院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否决下院提案时,黄石和他的未来的继承者都会支持上院并无视下院的要求,但如果国卿院第四次通过相同的提案后,他们可以直接把提案递交给国家最高统治者过目。所谓事不过三,上院不能完全遮蔽王权,连续四次在下院通过的提案最高统治者有最终的裁判权。

这个小要求与黄石答应给黄石集团的权利相比显得过于不起眼了,金求德等人都认为理所当然而且简直是太过仁慈,贵族们当然不能完全替皇帝做决定,中国从来也不会有什么皇帝会容忍自己的权利被贵族集团彻底劫持霸占,这个条件被黄石集团的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制衡,要是没有这个他们反倒会担忧黄石未来会取消这个诺言,就是黄石这一辈子厚道到底(他们不觉得黄石是一个这样的人。),那黄石的继承者迟早也会因为忍无可忍要夺回一些权利。

而在黄石看来,世袭的议员位置会随着选举越来越深入人心而变得越来越没有威信,假以时日迟早会演变到下院权利完全压倒上院的地步;而三次否决权在黄石看来也是必要的,随着媒体越来越发达,即使下院已经拥有绝对的权威,提案一次、两次地被上院否决,人民也会好奇上院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理由在否决下院的提案,如果上院连续否决了三次,同样暴露在媒体和世人眼前的上院多半也会有相当分量的理由,而这些理由会引起重视,迫使下院考虑修改提案中的不足——这对宪政监督制度来说是进一步的分权,相当于多加了一道保险丝。

至于首辅的问题,下院的党魁自动出任,黄石集团的人目前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位置终有一日能超过国王的权威,但黄石有些高看了他们的政治嗅觉敏锐程度,因此他为这个也准备了一个安抚机构——或者说是用来麻痹黄石集团的手段。

第三十五节组阁

黄石建议赵慢熊和金求德不要去下院竞争或是出任包括国防部在内的职务,黄石希望他们也不要鼓捣子侄去那里添乱,而理由也很冠冕堂皇,那些职务都属于首辅负责,要看下院的眼色形势,一群拥有上院议员资格或是继承人资格的贵族去给平民打工,被选出来的下院和平民官员呼来呼去多丢身份啊。

因此黄石给他们准备了不受下院约束的职务,那就是齐王府的国相和上将军——这是黄石第一次对他们明确表示自己会在不久的未来称王。收复南京之后,又有人开始议论应该给齐国公晋王位,已经认命了的皇后让监国太子下诏给齐国公府,痛快地一次性授予黄石王爵加九锡,不过正在杭州度假的执政大臣谦虚地辞退了王位,倒是接受了九锡的殊荣。

而且为了安排黄石集团的子侄,并保证他们不受被他们深恶痛疾的军法官系统约束,黄石向旧部们透露他要重建直卫,暂时定名为齐国公府直卫,将来等黄石称王了就改成齐王直卫。听起来这像是未来的御林军,御林军当然不会受选举产生的下院控制,人事晋升赏罚都由最高统治者一言而决。

不需要多想,黄石集团的人就能根据历史经验意识到这是个多么重要的军队和位置,自古羽林郎都是天子亲兵,是最靠近皇帝的位置,作为天子近臣能利用这个距离本身就是皇权的一部分。和上院一样,黄石许诺这个直卫将由贵族们的子弟来充任,不接受出身卑微的平民。

这个消息黄石有意识地用神秘的口吻透露给了一些重要旧部,很快就不出他所料地在整个黄石集团内部流传开,一传十、十传百,从高到低大家都得知了这个内幕情报。一想到孩子有机会侍卫在天子和皇子们的身边,成为皇权的一部分并拥有被一眼相中飞黄腾达的机会,普通军队中的位置立刻就失去了诱惑力。

被内定为未来齐王府上将军的金求德顿时变得更加灼手可热,因为黄石暗示这个直卫的人员选拔工作会交给他具体负责,当初大家拼命往黄乃明身边挤图的不就是给未来的太子和皇帝留下好印象么?现在既然黄石要把这个近臣的位置制度化,那大家琢磨的就是如何跻身其中,世世代代地拥有这个美差——享有一般人所不可能拥有的轻易结识天子的机会。

北京之变让黄石丧失了女婿、军队和相当的威信,本人还像丧家之犬一般不得不抛妻弃子逃回福建,痛定思痛,黄石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太简单,正所谓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黄石发现对自己在旧部中的威信过于高估,而对他们保卫自己特权的反抗精神过于低估。因此到了福建后,黄石一直小心地安抚人心,对逃回来的新军那帮人也宽大为怀,指望他们相信自己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黄石再也不想又来一场北京之变。

因此黄石苦心琢磨出这一套方案,处心积虑地误导旧部,反正这些人只有过去的历史经验,无论如何也不能同黄石的知识相比,就是赵慢熊和金求德也绝不会想到上院会变得日渐式微,而且随着皇权的衰落,御林军野迟早演变成仪仗队。

在金求德等人开始研究适合直卫的忠诚人选和齐王府的职位时,当整个黄石集团都忙着瓜分这块看上去最大的蛋糕的同时,制宪会议也选出了临时首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