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节
来了怎么办?”许平终于把这个问题问出口,李自成只打算留下几千嫡系,这么一点部队可是无法在来年抵挡新军进攻的——如果镇东侯毁约的话,更不用说直捣京师。
“怎么可能会不回来?”李自成似乎觉得许平这个问题问得很傻,闯营纵横中原多年,缺少的是受过良好训练的士兵,但是从来不会缺人手:“两年前我身边连几千人都没有,只有十八个人,可只要我一出山振臂高呼,用不了几天就有成千上万的人来投奔我,之前失散的那些老弟兄就更不用说了。”
“大王刚刚说了河南到处都是无主的土地,”经过官兵的反复剿杀和其他一些灾害,河南的人口已经减少很多,而去年开始天气就变得越来越适合耕作,许平知道自己部下中的很多士兵都开始憧憬回乡种地:“他们要是一去不回了,我们拿什么和官兵作战呢?”
“许兄弟放宽心吧,”李自成好不容易听明白许平的担忧后哈哈大笑起来,这种情况他很确信绝对不会发生:“如果昏君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又岂会搞得天下大乱?”根据李自成的经验,官府总是会竭尽所能地把任何动摇份子推回闯营这边:“我记得明廷中又有人要求免除河南三年赋税了吧?这次昏君怎么说?”
许平哑口无言,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有官员向崇祯天子建议免去河南的赋税,以便同闯营争夺民心,而且在这些提议的官员看来,这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买卖:因为河南基本已经不向明廷纳税了,崇祯皇帝就算免去了河南的赋税也不会影响朝廷收入。
但崇祯皇帝仍然不同意,因为他担心河南的叛乱可以在三年之内镇压下去,崇祯皇帝认为作为天子不仅要关心眼下,更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如果河南的叛乱没能持续三年、或是河南部分地区的叛乱在三年之内得到控制,那他就亏本了。在之前的历次解围行动中,崇祯皇帝也是急不可耐地抽签选拔地方官,每次都早早做好对河南各府县恢复征税的准备。
想到这些许平点点头,正常的君王,无论是否真的爱民如子,至少会有点恻隐之心帮那些实在活不下去的百姓一把;独夫民贼,就算舍不得民脂民膏,至少也会做些口惠而实不至的事情来装点门面;而崇祯皇帝还要等而下之,看起来只要河南巡抚衙门这个招牌一天还在,他就舍不得放弃对河南征税的权利——哪怕是幻觉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