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
“哦,怎么会如此顺利,莫不是陆老板买通了一个制造qiāng • zhī的闽商?”
“闽商那里我早就买通了一个库管和好几个监造,要不也拿不到那几百支枪。”心情好加上喝了一点酒,陆昱帆已经兴奋得满脸通红:“不过这次多亏了工部啊,他们派人到福建严查军器,不然我可是拿不到这么多的货。”
对此话许平颇有不解,他又给陆昱帆倒了一杯酒,然后静静等待,而对方也不负许平所望,大声谈笑起来:“上次那三百支都是算作报废的,为此卖我火枪的那家闽商还纵火烧了一个库房找借口。不过这库房也不能天天烧啊,所以我还一度以为拿不到剩下的一千七百支了。”
以往明军的军械都是户部把银子拨给工部,然后由工部制造,供给部队。黄石从闽商手里购买武器、铠甲,让工部很不满。但是那时是事急从权。经过长期的活动,朝廷终于对外购军火进行干预。今年工部提出很光明正大的理由:第一,要监督闽商制造,以免军火流入民间;第二,要派专人检验军火,以免黑心商人和军中败类勾结偷工减料。
前不久工部派出的官员抵达福建后,立刻给闽商一个下马威,宣布他们上缴的五千支枪全数不合格,尽数予以销毁,至于货款当然是一两银子也不付。
经过疏通后,工部检验官员的态度不再那么严厉,不过每一千支枪还是有五百支左右被宣布为不合格,这些不合格的qiāng • zhī不会被退还,而是直接销毁。
许平恍然大悟,问道:“那这一千支枪都是被销毁的?”
“大部分是,我找到一个负责销毁qiāng • zhī的工部官员,买下了一千多支‘不合格’的qiāng • zhī。”其余不足的部分,是从广东购买来的,不过现在广东的出产还很少,而且质量也远不能和这些被工部官员报废的qiāng • zhī相比。这部分生产力是陆昱凡的补充,比如刺刀他从工部官员那里搞到的数量就少得多,这次运来的刺刀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粤商生产的,他笑嘻嘻地对许平说道:“许将军上次告诉我新军的采购价是三两银子一支,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