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节
福嘴上不由愉快地哼起了歌:“我得意的笑,得意的笑,求得一生乐逍遥……”
杨小驴等人早对黄来福的怪曲见怪不怪,只是相视一笑,均想:“大人一高兴,又开始哼怪调了!”
……
辽东平定,黄来福上奏报捷,万历帝大喜,命礼部颁旨褒扬三军,更着重表扬黄来福。
捷报传开,天下振奋。对大明来说,后金被灭,只是宣示大明赫赫武功的一个小插曲,此时史书也只是将其列为万历四大征之一征。不过对于黄来福来说,奴尔哈赤身死族灭,对他却是意义重大,只可惜这种特殊的感觉不能跟别人分享。
数年后,大明各地发生了几起人命案。大明各地每年都会死人,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因此当地官府只当普通人命案来处理,最后久而侦办不了,便不了了之了。不过只要翻开后世史书,便知道死的这些人可不是普通的小角色,记有李自成、张献忠、刘宗敏、李岩,罗汝才、宋献策、牛金星等几十人。
……
时光忽忽,转眼到了崇祯十七年。
此时天下承平已久,虽然各省照样每年水旱灾害频繁,多有流民载道。不过百姓们却多了几个去处,胆大的或去塞外,或走南洋。胆小的便在附近州城找个农场或是工厂做工,总有个活命的去处。加上每年朝廷赈济及时,总是饿不死。最不济,大家便啃土豆与红薯好了。造反?可没人想到这一点。
这些年来,大明新奇的东西可不少,几年前,那个老出新闻的山西镇五寨堡出了一种用蒸汽机器带动的纺纱机,比十年前发明的水力纺纱机效果增加数倍,曾轰动一时。
当时的《五寨堡新闻报》曾撰文分析,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大明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与工业的发展,在急剧扩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面前,大明的手工工场已经走到了尽头,以机器代替手工工业的历史潮流己经不可避免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