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节
上书:“告于总督山西大同两镇军务粮饷官黄来福得知:播州蛮贼杨应龙,戕灭土官支属,谋夺官职地方,敌杀官军,凶恶逾甚。今特命尔前去提督军务,克期出征,照依兵部议奏事理,博采众论,讲画方略,会计钱粮,酌量地方远近,官兵多寡,随宜征调,会合剿杀。各该镇、巡等官俱听节制,一应军马钱粮等事,悉从便宜区处。尔须亲临调度,申严号令,相机杀贼。各兵所得贼人财物畜产,就给本兵。斩获功次,送巡按御史纪验明白,以凭升赏……”
下面是克期出征的时间表,兵部的官印公章等。
原来是一份任命自己出征播州的文书,总督三省军务,平播州蛮贼杨应龙……看着手中的公文,黄来福眼中精光一闪:“这场战事果然来到了,看来自己又要领兵出征了,不过这也不是自己所期待的吗?”
其实从几年前开始,黄来福便一直关注着西南端这场历史上有名的战事,就是万历三大征最后一征的播州之战,所以眼下有这份任命出征的兵部文书,黄来福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播州之事,己经连绵数年,规模浩大,遍及三省千里之地,主人公便是这个播州土司官杨应龙。
说起播州,当时明朝为了治理西南各省众夷,在各地设立了众多的土司官,播州就是西南的众土司之一,此时播州大至就是后世的遵义地带,位于川、贵、湖之间,远于王化,山川深阻,地势险要,方圆二千里,为西南夷中之最大者,民悍而财富。自唐代干符年间杨端入播来,杨氏历经唐、宋、元、明二十九世八百年未变,累世在此做官。
明初时,杨坚率众附明,遂被命名为播州宣慰司。隆庆五年时杨应龙父杨烈死,隆庆六年杨应龙袭职宣慰司使。杨氏历代统治播州,势力盘根错结,特别是这个杨应龙,生性雄猜、阴狠嗜杀,早有不臣之心。由于他多次应征参战,深知川兵之脆弱,遂有占据蜀地之心。
万历十四年,杨应龙因从调有功,升任都指挥使,加封为瞟骑将军。很快又因为向朝廷进献大木美材七十棵,受赐飞鱼服。这让他更是骄横,轻视礼制,居所内雕龙饰凤,又擅用阉宦,俨然是一个土皇帝。
杨应龙为人狡诈多疑,好以诛杀立威,结怨甚深,所辖五司七姓不堪其虐,纷纷叛离。杨应龙听信宠妾谗言,杀妻及岳母,妻叔张时照向明廷告其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