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
夫没说什么,三姐夫却劝黄来福,为什么给手下的赏银额数要这么大,你傻啊。当年戚爷爷定下一颗首级赏银30两,那是因为他当时有首辅张居正撑腰,赏银数目有朝廷买单。而你这些钱,都是要自己掏腰包的。
对于自家大人要出这么多钱,五寨堡很多将士们,也觉得不好意思,很多人都说,此次的赏银数额,还是算了。就连黄来福的父亲母亲,岳父岳母,老婆小妾,众多的舅姑等人,对于要从黄家搬出么大笔钱,都是肉疼。
不过黄来福最后还是坚持要出这笔钱,人无信不立,特别是在军队中,一言九鼎,说过给多少赏钱就是多少赏钱。
最后黄来福依言赏了钱,这样一来,几乎每个军士都有一级的40两赏银,堡内堡外,是欢呼一片,大姐夫和三姐夫,只能感慨小舅子财大气粗了。
战后的经验总结是五寨堡军队必要的课目,各个军官军士们的经验体会,都要汇编成册,供以后学习。
此次五寨堡的火器大显身手,还有大抬枪,在此战中效果也不错,用来打马很好。所以黄来福和将士们都觉得有增加军队中火器手的必要。眼下五寨堡火铳手的人手,约不到军士总量的三分之一,以后最少要增加到一半。而且还需要有大量火铳的库存。
因此黄来福下令,五寨堡军器坊,从此以后,主要任务就是打制铁甲和鸟铳抬枪,至于刀枪弓箭等物,可以出去买,军服则由五寨堡毛纺厂制作。不过眼下的军器坊中主要矛盾就是,科技发展与急切需求之间的矛盾。
按明时的技术,制造一根鸟铳,钻膛管,还有铳管的锻造,接合,扳机组等处理工序,最少需要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其实鸟铳部分中,其它部位,都可以分组合作,类似17世纪水平的流水线生产。但是锻造枪管与钻膛枪管这两部份是粗活笨活,没办法用流水线取代,工序还是省不掉。
《纪效新书》记载:“鸟铳原孔甚小,用钢钻钻之,一日钻寸许,至底为止,一月钻光为上。”钻膛枪管这话,只能一个人干,而且最少要花一个月时间,再制其它活,基本上又要花个半个月。
最后还是黄来福想办法,采用分组合作,一组专门锻造枪管与钻膛,一组专门制扳机等其它部位,一组人最后组装,大家都专心地做自己的事。这样一来,将效率提升了一些,约不到一个月,可以制作出一门合格的火铳。
眼下五寨堡有军匠连军夫五百多人,其中三百人专门制鸟铳抬枪,另两百多人打制铁甲。估计,一个月可以打制火铳二百门,打制铁甲五十副。这个成绩,放在大明其它地方,估计己经很辉煌了,不过黄来福却不是很满意,他决定要扩招军匠的人手,让他们达到一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