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
中国敬老的思想源远流长,历朝政府多有对老年人的优惠政策,到了明朝政府,也专门有收养孤老的法律,《明律·户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私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洪武十九年(1386)规定,天下各府县都要设置养济院,收留一些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每年给于六石米,北京五城各设养济院一区,尽数收养贫民,巡城御史发现乞丐,凡民籍的送顺天府交养济院,军籍的送幡竿、蜡烛二寺供养。
养济院在大明初期,执行得比较好,不过到了大明中后期,由于国家财力及腐败的原因,这个制度,多为名存实亡。不说各地府州,官员们大力侵吞养济院的钱米。就是眼下京城的一些养济院中,那些鳏寡孤独,一年也领不到三石米。
五寨堡以前作为军堡,穷得叮当响,当然没有什么养济院之说,眼下五寨堡越来越富足,这五寨堡军户们的福利问题,自然是提上议程了。而五寨堡养济院的设立,也使得黄来福等人更是博得了好名声,增强了五寨堡军户们的凝聚力,也使外人对五寨堡的生活更为向往。
……
在黄来福忙着五寨堡之事时,黄来福和田大付在神池堡大败马贼之事,也分别由山西都司及山西镇,报到了京师。说实在,黄来福和田大付虽说是亲家,但一个属于卫所系统,一个属于军镇系统,并不同属一个阵营,因此他们上报的渠道也不同,不过最终还都是报到兵部。
这其中,山西都司府刘甫玉对黄来福的战功非常上心,专门写了奏捷文书。也是,大明的卫所系统,好久没有这么露脸的事了,黄来福有功,刘甫玉连带也有奖赏。加上黄来福对刘大人的孝敬不断,怪不得刘大人对黄来福这么重视上心。
而田大付这边有些波折,神池堡属于山西镇直接管辖,山西镇总兵是刘明安。对于刘明安来说,这黄来福和田大付,都是他厌腻之人,黄来福和他不同系统,他没办法对付。但对田大付,他还是有办法的,最后造成田大付的军功被刘明安夺去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