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节
河北骑兵中精通骑射的骑兵都落到军阵的最后面,来回交换位置,用羽箭阻击敌兵。
在混战之中,河北骑兵兵少,落到下风,但在追逐战中,河北骑兵并不吃亏。
第一,河北骑兵非常熟悉这种追逐战,当年扫荡草原,他们也经常使用这种战术。
第二,由于战马奔驰的速度很快,所以曹彰的骑兵相当于逆风作战,在羽箭的射程上吃了很大的亏。
第三,一追一逃,曹彰的骑兵都是军阵最前面的人中箭,兵卒落马之后,会阻碍后方骑兵的前进道路,而河北骑兵则没这方面的顾虑。
当然,河北骑兵这种优势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管亥先行撤退的骑兵还要押送粮草(包括抢来的牛羊),所以行军速度并不快,于是没过多长时间,断后的骑兵就和现行撤退的部队汇合了。无奈之下,管亥只得轮换兵卒,再次与追兵展开混战。
第四百九十四章战略分歧出现了
战斗还在继续,曹彰和管亥一追一逃,打打停停,已经持续了两个时辰,数十里远的路程,向两边望去,金黄色的沙粒一眼望不到尽头。
如果换成别的两个人指挥战斗,这场追逐战早就应该告一段落了,但是,曹彰和管亥却不在其中,原因很简单,两个人都憋坏了。和在前线厮杀的赵云、太史慈、夏侯惇、曹仁等人相比,管亥是练兵司令、军校校长,曹彰驻守凉州,基本是不上战场的。
但别忘了,让一个将军远离战场,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管亥还好一点,毕竟年龄大了,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但是曹彰不行,曹彰才二十出头,正是极度……亢奋的年纪,见到鲜血不会那么容易停下来的。飙射的鲜血,滚落的头颅,激烈的厮杀声,给曹彰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