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节
发展吗,社会就不进步了,老百姓的日子就越过越苦?李重完全是嗤之以鼻。
不光是李重,就是洛阳的曹操也是一样,眼看两个人就要爆发最后的大战了,要是连国内的政治环境都处理不好,那就干脆别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古往今来都是一样,开国君主必定强势无比,至于后来的皇帝不够强势,瞻前顾后,那只是能力不够而已。
就在徐晃进军武陵郡的时候,狠厉的曹操高举屠刀,对国内的保皇党展开一场屠杀,洛阳城内血流成河,除了献帝的性命得以保留,剩下的保皇党官员全都被曹操斩杀殆尽。
见到刘备的尸体,得知刘备死前的情景,李重心中不免有些唏嘘,不得不说,刘备还是有些帝王气度的,临死之前的安排也挥洒自如,并没有怨天尤人的举动。虽然刘备也做过一些不得民心的举动,但总体来说,刘备算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一个帝王死在自己手中,也不知道另一个帝王何时会命丧于手,思绪飘飞,李重又想到曹操,也不知道曹操临死之前会怎么安排,还是不言军国大事,牵挂妻子生活吗?
帝王啊……也是人!
将刘备安葬在老家,李重就开始犹豫要不要杀掉刘禅的事情,由于对罗大大的极度不信任,李重真不怎么相信刘禅在历史上真是个二百五,制衡诸葛亮是每个帝王都要做的事,相信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也不例外。
李重相信,当年白帝城托孤,刘备帐外一定埋伏了上百刀斧手,只要诸葛亮稍作犹豫,立即会刀斧加身。
刘禅的政治智慧不能小看,白帝城托孤以后,诸葛亮先是一脚踢开李严,又亲自布置结好东吴一事,可谓是一家独大,刘禅要是不防备诸葛亮才怪。
后来蜀汉灭亡,刘禅表现的也十分乖巧,“乐不思蜀”这句话在文学价值上远远比不上李煜那流传千古的“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什么的,但在大智慧上,超出李煜十条街都不止。
想到这里,李重就对刘禅动了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