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旌旗 > 第366节

第366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三个选择最为实际,也最不实际,就是攻打许昌。曹操如果攻打江州和襄阳,李重不但不会阻止,还会乐见其成,可攻打许昌就不一样了。风水轮流转,李重可以让许昌留在实力大减的刘备手里,但绝对不会坐视许昌落到曹操手里。

曹操如果攻打许昌,李重必定会出兵攻打洛阳的,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有人会说,曹操非要这么急打仗吗?不会再等几年吗?说实话,曹操真等不起,不光曹操等不起,刘备也等不起,三人之中,靠时间对李重最有利。

原因很简单,李重手中的地盘最大,恢复的时间越长,李重的实力就会越强。这是客观原因,还有一个主观原因就是年龄问题,曹操和刘备都比李重大很多,靠上十年二十年的,刘备和曹操都死了,李重还活着呢。

不光三个人的年龄差距大,三个人手下的将领也有年龄差距,太史慈、赵云、周瑜、甘宁、魏延等人都年轻,而夏侯渊、夏侯惇、关羽、张飞等人年龄都比较大了,曹操和刘备无论如何都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这是一个极为愚蠢的选择。

所以曹操必须要抢先出手,拿下虎牢关,才能安心攻打许昌等地。

也正是因为刘备暂时没有威胁,曹操才能这么快的调动兵力攻打虎牢,但很可以,曹操遇见了高顺。不得不说,高顺是驻守虎牢关的最佳人选,也只有高顺这样的人才能数年如一日的保持警惕,严密监视洛阳的动作。

除了作为先锋的三万大军,曹操这次出兵虎牢还有七万人的后续部队,这也是曹操所能调动军队的最大数量了。

曹操打的也是速战速决的心思,如果短时间内打不下虎牢,曹操立即就会撤兵而回的。

同样,李重的心思也是一样的,守住虎牢之后,李重立即就会反扑洛阳,在刘备还没彻底败亡之前,曹操和李重绝对不会过度消耗实力的。

就像赤壁大战一样,曹操和孙权一阵火拼,结果被大耳贼捡了偌大的便宜。

等到李重带着五千骑兵赶到虎牢的时候,虎牢关已经是完全变了一个模样,城墙破损,到处都是烟熏火燎的痕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