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节
操的脑袋又没进水。也不是说曹操没实力调动十五万大军,可问题是前年大饥荒,曹操也跑不了,粮草物资都跟不上。
就连占据数州之地的李重也只能凑个十来万军队出征,曹操又能好到哪去。可偏偏刘璋就信了,信了你就信了呗,死守成都不就完了,万一曹操后方有变撤兵呢?但刘璋不,刘璋居然像刘备求援了。
这真是前门进狼,后门进虎,愚蠢透顶的举动。
说实话,刘璋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当时成都城内大约有三万守军,还有严颜、张任这样的大将御敌,曹操想要快速的攻破成都绝不可能。
刘璋可以这么办,先封闭巴郡和荆州的联系,防止刘备西进,这个一点也不难,刘备刚被李重胖揍一顿,根本就没有能力发动战争,只要刘璋不引狼入室,刘备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曹操和刘璋相互攻伐。
第二,四处联络个郡太守,攻打曹操的后路。总所周知,益州道路艰险,阡陌纵横,曹操的粮草是个大问题。只要各郡太守不阴奉阳违,四处饶袭曹操的后路,曹操定然焦头烂额,这么做不一定能打败曹操,但这么做却有打败曹操的希望。
而且这时各郡太守还是听从刘璋命令的,像高、杨怀、吴兰、雷铜、吴懿等人都对刘璋很是忠心,还有黄权、王累等一班文士辅佐,结果真不好说。
但刘璋这个废物偏偏就被吓住了,听信了曹操手中有十五万大军这一说,派人向荆州的刘备求援。
对于刘备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这时候别说是刚刚兵败了,就是砸锅卖铁,刘备也不会放过进入益州的机会。
于是刘备立即调兵遣将,带着李严、陈到等人前往巴郡。和另一个历史不一样,这次刘备没有了庞统、魏延、黄忠实力削减了许多,但这次刘备的胃口也小了许多,刘备的胃口仅仅是为了巴郡而已。
所以刘备到了江州,立即就不往前走了,借口自然一大堆,什么粮草不济啊,兵卒疲惫啊,反正我就是不去了曹操死磕,能占据一个巴郡我就满足了。
当然了,有机会的话,刘备也不介意南下牂牁郡、键为郡,交州征伐一番的。
刘璋这个气啊!尼玛刘备你是个什么东西,大家同宗同族的,你不救我也就算了,为嘛还要占据我的州县,做人不能太无耻好不好。刘璋再气愤也没有用,谁让他忘了陶谦、刘表等人的教训了呢。
这下好了,就被没到,还丢了半壁江山,刘璋一想,我还是投降吧。
其实刘备也算是捡小便宜吃大亏了,如果刘备随便找个借口,说我刚刚惨败,救不了兄弟你,刘璋也不会那么生气,没准儿就把益州让给刘备,但大耳贼就没那么好心过,坏心眼儿的人是得不到好下场的。
但必须要说明一点,刘璋投降曹操真是为了百姓着想,在没有取胜的希望下,让百姓少受些苦。
可以这么说,天下诸侯之中,和刘璋相比,曹操、李重、刘备都是狼心狗肺之徒,真正能做到以民为本的也就是刘璋了。
不能因为刘璋的军事才能低下就看不起刘璋,实际上刘璋治境安民还是很有一套的,益州的富庶天下无出其右,如果不是这样,另一个历史上刘备也不可能在接手益州之后,有能力发动连续战争的。
当时不少人对刘璋的评价也不错,刘璋只是生错了时代而已,乱世之中,真不是他这种人的舞台。
随着刘璋投降,偌大的益州集团分崩离析了,高沛、杨怀、张任投降了曹操,严颜则投靠了刘备,实际上严颜也打算投降曹操的,但由于两个人仇恨较深,所以在无奈之下,严颜选择了投靠刘备,回到自己的老地盘巴郡。
此外,对刘璋忠心耿耿的王累还是死了,黄权也隐居不出。
这就是刘璋战败的具体情况,太史慈的书信谁说写的不是很清楚,但在座的都是聪明人,脑补一下,也就推断个bā • jiǔ不离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