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旌旗 > 第297节

第297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江东集团有一个最明显的缺点,就是权利断层。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活的都够长远,并没有权利断层出现。而东吴则不同,孙坚和孙策都英年早逝,孙权弱冠之年掌权,差距太大了。

也就是说,东吴最少经历了两次大型的权利震荡时期,第一次就是孙坚身亡,孙策继位。孙策的难处就不用说了,父亲早亡,兄弟年幼,还要为父报仇,还要打下一块地盘,其中苦楚难处不必细说了。

但到了最后,孙策通过浴血搏杀,终于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网罗了无数能臣猛将,周瑜、太史慈、张氏兄弟、甘宁等等奠定的东吴基业,可以这么说,说孙策是三国时期第一少年英雄都不为过。

紧接着,孙策早死,孙策死亡的原因就不妄加揣测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蜘蛛的观点已经在书中言明。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孙策之死造成了东吴第二次权利震荡,年幼的孙权继位。不过孙权的表现就要比孙策差远了,做事也不甚光明,打压周瑜等老一辈将领,逼迫嫂子隐退(其实有一部分人是认为应该孙策长子继位的,这个细节以后再说,蜘蛛不是凑字,性格决定命运,以后的大战总要埋伏笔的。),在人品上就真说不过去。

刘备现在就有点犯了不够忍耐的毛病,但还好,刘备现在只是不够忍耐,并不是连战连胜,信心过度膨胀。所以进兵之时只是略显急躁而已,并没有犯什么局定性错误。

数万大军在江面上活动,船队延绵数里,真有遮天蔽日的气势。

白天水战也没什么偷袭一说,所以刘备的大军一动,东吴这里就得到消息了。听闻刘备想要决战,周瑜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在帅案之后站起身来,朗声喝道:“列队迎敌。”

东吴一共有三艘楼船,其中一艘作为周瑜的指挥舰,停留在后方,另外两艘分别由凌操和陈武操控,拦住江面。古代的大船并不像现在那么沉稳,所以凌操好陈武操控的楼船两边都下了万斤碇石,把楼船固定在江面上。

两艘楼船只上都安装这小型投石机,投石机能将石块投掷到一百二十步上下,再加上高差,两座投石机的投射距离大约在一百五十步(约一百八十米)上下,但准确率就不敢恭维了,基本上是打哪指哪。

这两座投石机是东吴水军最强大的火力输出点,虽然准确率不高,发生缓慢,但普通的小船挨上一石头,也就散架了。就是皮糙肉厚的艨艟斗舰,也挨不了几下,当然一艘艨艟斗舰连挨十几发石块的几率太小了,刘备也不怕。

这种大船当然不是顶在前面作战的,那是等着挨烧,楼船主要是发挥距离优势作战,所以是需要保护的。

刘备和周瑜在江面上大约投入了四万五千人的兵力,各种船只数千艘,这也是至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水战。

刘备顺流直下,主攻,周瑜稳扎稳打,以守为主。

一道大规模的水战,就能看出来刘备和周瑜之间的差距了,刘备出兵两万五千人,占据上游顺风优势,竟然占据不到上风。

周瑜站在楼船只上,负手而立,不停的发布号令,身边的传令兵卒往来奔跑,忙得不亦悦乎。

而东吴的战船更是进退有度,两艘楼船稳如泰山,上面石块呼啸,箭矢如雨。

艨艟斗舰作为主力战舰冒火冲突,金鼓齐鸣。赤马走舸往来穿梭,来去如电,兵卒奋勇,长枪如林。

(艨冲:艨冲是汉代水军的主力船型。船体狭而长,机动性强,便于冲突敌船。此船“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左右前后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进,矢石不能败”。

斗舰:又称“战舰”,是战船。船上四面设三尺高的女墙,半身墙下开孔,桨棹露于外,“舷内五尺,又建栅与女墙齐,栅上再连女墙”,“其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