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
乾清宫的南书房,相传当年康熙帝就是在这里除去了鳌拜,一般只有较亲近的大臣才获准在这儿面圣。
此刻,莫残才有时间仔细的端详着这位内阁大学士“一柱楼诗案”的始作俑者刘墉。此人相貌平庸,不像和珅那样仪表堂堂,而且还有一个大驼背,当年若不是他密奏朝廷,徐家也就不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两位爱卿,朕召你二人来南书房是有事商议,这里有份奏章,是云南粮储道与贵州按察使海宁告云贵总督贪赃枉法,你们看一看吧。”乾隆递过一折子给他俩。
刘墉看过之后说道:“圣上对官员纳贿贪赃深恶痛绝,几番下圣谕要求洁身自好奉公守法,可是这李侍尧罔顾圣恩,竟在云南作威作福横行无忌,实在是太过分了。”
“是到时候收拾一下这个李侍尧了。”和珅在一旁点头道。
“嗯,朕就派你们两个去云南查办李侍尧,择日启程。”乾隆吩咐说。
“臣遵旨。”刘墉答道。
“回禀皇上,军机处还有一些事情尚未处理完,臣可否迟数日动身?”和珅禀告说。
“好吧,刘墉你先行一步,待查出些眉目来,和珅再去不迟。”
“是。”刘墉应道。
和珅建议说:“皇上,李侍尧在云南的势力根深蒂固,刘大人只身前往怕有危险,莫残是云南人,武功又高,可令其暗中秘密保护刘大人,这样方可万无一失。”
乾隆点点头,说道:“莫残,朕想让你暗中保护刘墉,你可愿意?”
“草民愿意。”莫残一听毫不犹豫的说,心想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