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
“遵命,大人。”王顺下去了,带着绿菊到那五户沈姓人家私下里辨认嫌犯。
绿菊坐在马车里,隔着窗帘偷偷观察,头两天看了四户都不是,第三天在扬州城瘦西湖旁的一座庭院大门外,整整候了数个时辰,才终于见到了这家姓沈的书生出门,正是中秋夜见过的那位锦衣中年人。
绿菊轻轻敲了敲车板,说道:“就是他。”
化装成车夫的捕头王顺点了点头,驾着马车回到了府衙。
“大人,此人名叫沈一郎,其父沈万才是扬州城里最大的茶商,家产万贯,且与朝中多位重臣交好。沈一郎是沈家独子,自幼饱读诗书,中过举人,目前负责打理家族生意,经常往返于江西湖南湖北等茶叶产地,日前刚刚由京城返回扬州。据说每年春茶新下来的时候,他都会去京城里打点。另外还有一桩蹊跷之事。”王顺禀告说。
“什么蹊跷之事?”
“数年前,沈一郎因伤寒去世,临下葬的前夜又突然活过来了,而且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来一心只想着读书为仕,对家里的茶叶营销不屑一顾,此后则醉心于家族生意,而且经营有道,沈老爷欣喜的不得了,唯一不开心的就是沈一郎始终不愿娶亲,都三十好几了仍是单身。”
“嗯,这倒是有些不符合常理,你先下去吧。”伊秉绶转身来到内堂,把情况向杜员外和莫残等人说了。
“本府可命人传他过来问话。”伊秉绶说道。
“大人暂时不必,我晚上想先去沈一郎的家附近探查一下。”莫残回答说。
“也好。”伊秉绶随即吩咐王顺着人给莫残带路。
晚上,莫残准备好动身,柳又槐说道:“小兄弟,老夫跟你一起去。”两人跟随着王顺手下一名年轻捕快乘坐着一辆马车出发了。
一个时辰后,他们来到了瘦西湖畔。
第三十七章沈一郎
扬州瘦西湖历来有“湖上蓬莱”之誉,“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此湖以其清秀婉约而独异于诸湖。正如本朝钱塘诗人汪沆诗中所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并由此而得名。
莫残与柳又槐下车沿湖岸漫步,月色清凉如水,空气中有一丝淡淡的茉莉花香,沁人肺腑。
尼哦曾经讲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