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宦之风流无边 > 第1548节

第1548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地,到北京城来被人监视着过日子的,须知他们在地方上可是拥有好像土皇帝一样的权威呀,到了京城之后,顶多是个闲散宗室,立即威风扫地了。

曹化淳尖声尖气的说道:“你们这些藩王好好的听着,削藩并不是假皇帝陛下的意思,而是已故临淄王朱胜的世子朱琳还有九江王朱正,极力向朝廷上书争取的结果,假皇帝陛下和满朝的文武大臣,研究了多日,这才核准了他们的奏疏,现在把奏折原封不动的给你们看看,让你么死心,在场的所有大臣也可以作证。”

那些大臣里面大多数都是贪生怕死的马屁精,但是也有很多是刚直不阿的,不过易土生这件事做得非常周详,可以说是滴水不漏,奏折是真的,朱琳的口供也是真的,削藩也是李朝历代的皇帝做惯了的事情,他们实在没有任何反驳的理由,所以尽皆点头称是。

江夏王第一个不服,嚷嚷着说道:“我们的世袭王位乃是太祖成祖皇帝钦封,后代皇帝根本没有权利废黜,不然的话就是不忠不孝,再说,我们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大的过失,凭什么要剥夺我们的爵位,我恐怕这是某些人别有用心排除异己,想要篡夺我们大明江山吧。”

易土生指着江夏王说道:“太祖成祖皇帝生前又不知道你们这些不肖子孙会造反,他们给了你们免死金牌了吗?许了你们可以造反了吗?你口出狂言,公然抗旨,难道寡人和当今皇帝还必须请示了太祖和成祖皇帝才能给你治罪吗?在场的文武大臣全都可以作证,江夏王居心不良,抗旨不尊,论律当斩,来人,拖出来,就地腰斩。”

那些大臣之中有些站出来为江夏王求情的,易土生根本置之不理,自有他的亲信武士,进到牢中把江夏王提了出来,当着所有大臣和藩王的面来了个一刀两断,血泊之中被腰斩的江夏王,哀嚎了半柱香的时间才死去。

易土生脚踏着他的尸身说道:“寡人锐意削藩,只不过是不想看着大明朝廷落到晋代‘永嘉之乱’的地步,就连朱琳这个罪臣之后,都明白寡人的一片苦心,难道你们这些太祖成祖皇帝的孝子贤孙就这么愚顽不灵吗?!”

曹化淳跟在易土生的身后喊道:“若是愚顽不灵的,江夏王就是下场!”

第1803章二次靖难

那些藩王都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念头在圣旨上签字的,并且写信给自己留守在家里的世子们,让他们立即交出所有的军队和权利,跟随朝廷的使者,把整个大家庭都搬迁到京城里来,千万不要做任何的反抗。

易土生知道,这些藩王里面,有一大部分是很好办的,他们的势力很小,野心也很小,就连兵马也不会超过两万,而且平时也受到当地督抚的监视,只想着安安稳稳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一旦朝廷的甚至到达,如果没有人怂恿的话,一定会按照程序来到京城的,一切会水到渠成。

但是,他还是有很大的担心,因为临淄王的事情发生了好多天了,朱琳投降的事情距离现在也有一段日子了,各地的藩王世子们不可能一点消息也得不到,他们得到了京城巨变的消息之后,最后可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串联,一旦他们之中有野心家,这件事情就会被充分的利用起来,一根筷子容易折断,若是几十根在一起那可就困难了。所以,得到了藩王们的签字之后,易土生立即派出了十几路人马分别赶赴各地,传达朝廷的命令。

易土生的想法很快地就得到了正式,长江以北的七路藩王,得到命令之后除了唉声叹气痛哭流涕之外根本没有反抗的想法,跟随朝廷的钦差立即举家前往北京,把军队和地盘全都叫了出来,而剩下的,位处长江以南的藩王,由于占地颇广,兵马众多,而且全都聚集在了江夏王世子朱然的麾下,拒绝接受朝廷的调遣,并且以清君侧为名,公然的第二次打着‘靖难’的旗号,杀掉了朝廷的钦差,劫掠了附近的州府,正面开始和朝廷对抗。兵锋迅速的横扫了整个两湖和广州地区,当地督抚仓促之下被打的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叛军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封锁一切消息,趁着中央军没有防备的时刻,悍然准备夺取南京,也幸亏当时花胜正好奉命节制武昌原来属于左良玉的水师大军,再加上九江王朱正的儿子朱浩,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到底如何死亡,而且又因为朱正杀死朱胜的时候,被各路藩王放在了对立面上,成为被打击的对象,因为害怕被‘靖难’所以和花胜联兵一处,居然短时间内把十几路叛军联合起来的号称八十万的大军给拦了下来,当然朱浩必须带兵撤退到长江以南的武昌和花胜会和,然后共同在南京筑起防线,凭借着长江天堑才有一线生机,不然凭他们手中的那点兵力,早就玉石俱焚了。

易土生在接到各地督抚的告急文书之后,只是淡然的说了几个字:“罢了,罢了,该来的总是会来,革命是必须要流血的。”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易土生除了发圣旨给花胜,让他在长江沿岸坚壁清野,木桩锁河,另外严防采石矶这一重要港口,除此之外命令河南总督李全在淮河沿岸再布置一条防线,并且焚烧淮河流域所有的战船,不但是战船简直连一片木板也不要放过,但是居民的财产不能迫害,该多少钱陪人家多少钱,否则老百姓一气之下全都投靠了叛军,岂不是真的砸了自己的脚,好在这段时间朝廷养兵息马,国库颇有钱粮。

另外易土生连续发了十二道檄文,号召全国各地讨伐叛军,历数藩王们烧杀抢掠的种种罪状,让老百姓和他们划清界限,千万不要盲从反叛。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易土生的手下们并没有闲着,他们已经调集了易土生的一部分王牌军团准备开拔,唯独祖大寿现在还在临淄一带安排临淄王叛乱的善后事宜不能回来,易土生只得动用兵工厂新近生产的一批更新换代的长枪大炮。

这些武器之中,除了大炮和qiāng • zhī的射程、准星、以及单发速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之外,最厉害的就是聚集性武器性能的提升,虽然瞄准星上的望远镜还远远的达不到现代化武器的标准,但是要在千米之内狙击敌军的上将,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别的人不敢说,易土生以精妙的轻功,潜伏到敌军千米之内一枪致命,那是毫无问题的,可不要忘了,他原先的绰号就是‘一枪爆头’

由于祖大寿不在身边,易土生只能命令高得功和常龙、曹化淳、牛金星四人留守京城,保住自己的大后方,另外从即日起对京城以及天津河北等地实行宵禁政策,天黑之后严禁一切人等出门,遇到一个杀一个,绝不留情。他感觉到这次的战斗并不同于以前的所有战斗,因为这一次是姓朱的要和他打仗,民心的问题也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一旦民心有变,他这个假皇帝,可就成了众矢之的了,到时候必败无疑。

所以在目前的紧张局势之下要控制老百姓的行动、语言、思想,不过对外还是宣称因为藩王造反刺客猖獗,这是为他们的安全着想,老百姓能知道的东西非常有限,只要官府不趁机揩油,他们绝对不会有大的怨言。所以,易土生在圣旨中一再的强调要清廉执法,若有借题发挥、qiáng • jiān民意、扭曲圣旨的勾当,立即诛九族,挖祖坟,杀全家。

做完了这些事情,时间已经又过去了四天,在这四天时间里,花胜不断地给中央发告急文书,来往于南京与北京之间的驿站忙的不亦乐呼,死去的驿马不计其数,满头大汗的官差走马灯似的从百姓面前经过,形势何等危机由此可见。

易土生已经不是初到贵境的吴下阿蒙了,这么多年以来大小百余战,已经把他锻炼成了真正的上将军,他深深地明白要打赢一场战争,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内心的稳定,主帅若是慌乱了,士兵肯定全都变成盲头苍蝇。所以,早晨起来士兵开拔,他一直都穿着黑光铠,手执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