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节
重视并立即建造斜角航空母舰,而且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他们甚至是直接仿制中国海军青山级斜角甲板的外观设计,这是因为美国的埃塞克斯级以及中国的青山级在排水量上相仿,虽然说具体设计以及内部结构都是不同,不过这两者还是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尤其是表面上的外观在远处看是很难分辨得出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有着理由的,那就是中美两国在航空母舰的研发中,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后发现,对于螺旋桨飞机而言,三万吨左右的航空母舰刚好是性价比的最优化吨位,吨位小的载机量太少,吨位大了就是浪费。而且双方之所以都采取单层机库以及机库甲板和开放式船首的方式,理由也是相似的,那就是他们对于航空母舰的使用最为优先的目标都是为了搭载更多的飞机,预定作战海域也是在太平洋,以至于出现甲板系留,机库倒挂备用飞机,开放式船首等设计。
而日本人同样三万吨的大凤号,他们采用的就是装甲航空母舰的模式,为的是尽可能的保全航空母舰的安全以及保障舰载机的安全。英国的封闭式船首以及装甲飞机甲板则是因为他们要在大西洋作战,那里风高浪急不但要考虑到航空母舰的作战稳定性,还得考虑到暴风雨天气里航空母舰遭到敌人近身袭击的可能性。
各国对于航空母舰的发展是根据各国战略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但是中美两国由于极为相似的战略性质而导致两国海军的发展具备了极大的共同性。
青山级航空母舰和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相似性让美国人的斜角甲板工作能够顺利的多,后续建造的多艘航空母舰已经是把直通甲板改为了斜角甲板,而美国海军的舰载航空兵部队也已经是对斜角甲板的作战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诸多的陆上基地里展开了密集的训练。
对于斜角甲板的运用并不是说改了斜角甲板就可以的,航空母舰的运用是一个繁杂无比的大学问,而这些东西是表面上看不出来的,而很多细节是需要在长年累月的大量使用中才能够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而这些东西别人是不会教你的,你得自己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摸索。
别的不说了,单单是青山级斜角航空母舰上的降落信号以及指挥体系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其中涉及到非常多的信息,比如说飞机在降落的时候由于是斜着靠近航空母舰,其中飞机和航空母舰是有一个夹角的,这个问题对于后世里高速度降落的喷气式战斗机而言不成问题,但是对于这个年代低速降落的螺旋桨飞机而言就是问题比较大,速度低就代表着降落时的飞行时间长,而时间越长就代表着飞机和航空母舰之间的夹角会变得的越大,毕竟飞机和航空母舰都是相对运动的。
所以这个问题看似不起眼,但是在青山级的斜角甲板刚运用的时候却是给中国海军航空兵造成了极大的麻烦,连续出现众多的事故,到了后来改进了降落信号灯等一系列的降落过程体系后才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另外还是说降落,斜角甲板是可以让降落不成功的飞机进行复飞的,而这个也是斜角甲板的最大战斗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复飞?万一这个过程有所差错的话,比如没能够构筑阻拦索的同时,飞机动力又不足,那么就无法进行复飞了,而这些都是极大的问题,需要长时间进行试验和研究才能够解决的。
航空母舰这个东西,要想它发挥出最为庞大的战斗力实际上比运用战列舰还要困难的多!绝对不是说有了航空母舰就能够发挥战斗力,也不是说学了航空母舰的外观就能够学到别人的海军航空兵的精髓所在了。
然而真正精髓这些东西各国基本都是保密并不对外流传,所以现在拥有航空母舰的四个国家里,中美日英的航空母舰作战体系表面上看差别不多,但是实际细节却是极大不同的,可以说是各成体系,你有你的一套,我有我的一套。
第〇九二〇章核平东京(下)
现在美国人要玩完斜角甲板的话,自然不能指望着中国人会主动过来手把手的教他们,他们只能是自己通过大规模的试验和研究来完善斜角甲板的应用问题。
不管怎么说,美国人现在总算是开始大规模研究并准备应用斜角甲板了,不过实话说在螺旋桨时代里,斜角甲板对航空母舰的战斗力提升是有限的。
因为在螺旋桨时代里,影响航空母舰战斗力的最大因素只有两个,第一个就是首轮攻击中能够放出多少飞机。第二个就是出动飞机前所需要的整备时间。而斜角甲板对这两点都没有明显的提升效果。
实际上陈敬云以及海军元帅关时杰之所以那么热衷于搞斜角甲板,其最大的理由是为了在现有的航空母舰上运用喷气式飞机。
不过这一点美国人暂时还没有意识到,因为别说美国人了,现在连中国海军都还没有搞出来可以在舰上作战的舰载喷气式战斗机,不得不说,中国海军在喷气式飞机上面投入的太早,1940年就开始搞了,而当初喷气式飞机不过是刚起步而已,以至于中国海军过早的浪费的大量资源甚至延后了螺旋桨舰载战斗机的研发工作,导致中国海军不得不在1944年才被迫启动x15计划准备研发f8g战斗机的后续螺旋桨战斗机代替飞机。
中美两国的潜在对抗在双方各自进攻菲律宾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而在美军收复了关岛和塞班岛后,再一次出现,美国收复了这一片岛屿后,迅速在这里建立了大规模的空军基地和海军基地,海军基地是用来封锁日本本土沿着中太平洋到南太平洋的运输补给线,自从中国对日本宣战后,中国海军以tái • wān为基地,基本上就是封锁了tái • wān、琉球东部海域,彻底切断了这一条对日本来说最为重要的海上运输线,导致日本不得不冒险在中太平洋上和南太平洋战区建立海上运输线。
现在被美国人这么一封锁,可以说已经是彻底切断了日本本土到南太平洋地区的海上联系。
此外美国人利用这一基地,调用了大航程的b29轰炸机,准备也是参与到对日本本土的轰炸行动了。
对于美国人也要轰炸日本本土,中国方面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他们要轰炸日本就让他们轰炸去,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两国的战略轰炸机部队还是会进行提前的联系,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
以上这些对于1944年的8月和9月份而言都不算什么,因为这个时间段里,中国已经是紧张的筹备着进攻日本本土了。
而在进攻日本本土之前,为了彻底压垮日本人的抵抗信心,中国战略轰炸机部队一方面是积极展开战略轰炸,把几乎整个日本都化为了废墟之余,陈敬云也终于是下定了决心给日本人一个永世难忘的礼物,那就是核弹!
1944年9月的26号,正处于夏季的海参崴天气还有着微热,海参崴空军基地里的第二十七联队驻地里和往日有些不太一样,这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大量众多的空军特勤团士兵,密密麻麻的把整个基地都封锁了起来。
空军特勤团,其正式名称为中国空军特别勤务团,也是中国空军除了四个伞兵团外,仅有的一支地面部队。由于海陆空三军的军种之争,陆军方面一直都是严重反对空军或者海军拥有大量地面部队的,海军那边争取了那么多年,现在也不过只有五个陆战师而已,而且在和陆军联合作战的时候,还得接受陆军的指挥,比如在琉球战役、菲律宾战役以及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诸多登陆战役中,海军先后投入的四个陆战师中,其指挥权都是被陆军将领所掌控。
只有一些陆战师独自发起的小规模登陆战才是海军方面亲自指挥的,海军那边都这样了,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