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节
要改变这种情况,还得等战争爆发几个月后,空军得到国内生产的大量新式飞机补充才能够改变。
毕竟从1944年开始,中国才算是实际性的进行了大规模的战时生产计划,并大幅度提高各种飞机的产量,为了就是补充战争当中的消耗。
面对这种情况,空军的和海军的解决办法是相同的是,那就是尽量抽调新式飞机参战,而把那些老式飞机留在国内或者调往中亚和西伯利亚。
因此别看中国空军规模庞大,但是真正参战的飞机数量并不多的,绝不是说好几万架飞机都一窝蜂的拥挤到前线了。
第二航空军为了支援新加坡作战,抽调了六个联队已经不算少了,毕竟第二航空军所负责的也不只有一个新加坡方向,他可是负责整个印度支那半岛,而且后续的菲律宾方向也是在他们的负责之内。
但是中国的空中力量并不只有空军啊,还有一个海军航空兵呢!海军航空兵的飞机数量可不少,在新加坡方向也是派遣了一个联队参战。
不过这一个联队的海军岸基航空兵部队作战任务却不是支援地面部队作战,而是准备对新加坡的日本海军舰艇发起袭击,支援海军部队作战。
当空军的轰炸机们对日本地面部队发起作战的时候,海军的这个岸基舰载机部队的数十架飞机也是正在天空中飞行,他们的任务是前往新加坡港口,袭击港口里的日本海军部队。
第〇bā • jiǔ四章制导时代的来临
这数十架飞机分为了两个编队,一个是护航的f8c战斗机编队,f8c战斗机,乃是中国海军f8战斗机的数种早期改型之一,早期和f8a一起成为舰载机联队的主力飞机,后来f8g战斗机大规模服役后,f8c战斗机则是退出了舰载机部队中,掉入了岸基部队中服役。
在f8c战斗机编队不远的是b14轰炸机编队,b14轰炸机,乃是海军第一种专门研发的水平轰炸机,采用双发布局,性能类同于空军中的双发战术轰炸机。不过b14轰炸机由于是需要对海作战,因此航程比空军的战术轰炸机远一些。
当这数十架飞机组成的机群抵达新加坡港口上空的时候,日本的地面防空火力也是陆续开火了,按照传统的空袭港口模式,这个时候应该是来袭机群的俯冲轰炸机出击,然后鱼雷机冒险降低高度投下鱼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