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节
还是可以的。
比如说1941年度的军费预算中,陈敬云已经和财政部那边商谈好了,除了正常的国家财政收入外,另外通过发行国家债券等方式筹集了高达两百亿华元的军费,而预计1941年的国民收入总值也不过一千六百亿而已,折算美元的话就是军费一百亿美元,国民收入总值八百亿美元左右。
作为对比,1941年度美国的国民收入总值大概是在一千两百亿美元左右,表面上看中国的国民收入总值能够有美国的三分之二了,但这并不能代表着中国的工业实力就达到了美国的三分之二,因为中国的人口数量多,农民数量也多,经济体系里农业经济依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这年代打仗可打的是工业,而中国的工业虽然在国内的宣传中也吹嘘为世界第二了,但是工业规模顶多也就美国的一半,甚至都还不到。
不考虑人口数量,仅仅是考虑工业规模的话,那么中国的战争潜力只有美国的一半不到,当然了战争不仅仅是考虑工业规模,还得考虑各种资源,而中国的人口资源无疑是所有资源当中别的,中国,美国,英国苏俄他们要扩张到千万级别规模的军队,那么人力的缺乏就会对国内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弄个千万规模的军队丝毫都不会影响国内的正常生产,如果有必要,工业也支撑得起的话,弄两千万军队也没问题。
现在战争没有爆发,所以暂时就不说这个战争潜力的问题,回到工业经济范畴上,1940年末,陈敬云知道战争距离中国已经是越来越近了,不管是中国愿不愿意,主动还是被动,那么战争就会在这一两年内爆发,而这种情况下他已经是不能再去考虑重点发展经济了,而是把方向全面转向了扩军备战上,而高达两百亿的军费就是出自于这样的背景,比去年足足翻了一倍。
同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中军费比中国更多,1941年度美国军费预算高达一百三十八亿美元,占据当年国民产值的百分之十左右,而这个比例对于其他各国来说是相当低的,已经参战的各国就不提了,苏俄那边说经济也没有什么意义,还是以中国为例,中国的两百亿军费可是占据了百分之二十五的国民产值,如果只比较军费在两国的工业产值比例的话,那么中国方面的比例会更高。
而从这一方面来看,实际上中国目前的经济体系已经是进入到了一种战时经济体系,尤其是工业经济部分已经开始全面为战争服务。
陈敬云有感战争即将来临而弄出了两百亿军费来,这如何多的军费如何分配那就是个大问题了!虽然一开始陈敬云也已经有过明确定论,军费的分配中,海军方面必须确保第八期和第九期计划的顺利实施,而空军方面的各种新式飞机的研发和装备也必须进行,陆军方面的兵力需要进一步扩张。也就是说在1941年之前各军中制定的那些计划所需的经费都必须得到保障,但是说实在的,那么是这些计划的经费都一一落实了,但还是花不完这么多的军费啊!
就跟美国那边一样,人家国会的那些议员们也是怕死的,眼看着世界大战就要来了,所以一张口就是给了海军上百亿军费,搞的美国海军在两年前的时候还叫苦叫穷,但是一下来扔过来那么多美元就是把他们砸晕了,以至于连怎么花都没什么好计划,只能是增加航母和战舰的订单来消化这些军费。
现在中国的三军除了原定计划所需的军费外,还多出了六十多亿的经费,而这一部分就是三军所争夺的重点范围了。刚才的伍世钟张口就是要了二十亿,也就是三分之一。
而这自然是让沈纲和关时杰都无法同意的,不用关时杰开口,沈纲就道:“空军的困难我自然是知道,不过空军就这么点人,而我们陆军人员众多,正好打算拿个五十亿用来改善官兵们的伙食呢!”
关时杰面对这两人的话,丝毫不为所动,依旧是沉着脸道:“废话我就不多说了,这六十亿里头,多的我也不要,就要二十五亿,少一分都不行!不然的话就算是把官司打到主席那边去我也奉陪!”
说罢后冷哼了声:“这笔钱关系到我海军第九期计划发展问题,是由主席亲口吩咐下来的重点项目,耽误不得!”
沈纲听到关时杰这么说也是皱眉:“莫非只有你们海军的第九期计划是重点项目,我们陆军的十个装甲师计划就是儿戏不成?”
伍世钟也插口:“我们的五大航空军计划可也是主席亲口嘱咐的重点发展计划,这钱是不能少的!”
海陆空三军的人最终还是没谈拢,最后不欢而散,接下来海陆空三军就是把早早就准备好的各种计划报告送到了陈敬云手中,目的非常简单那就是希望在最后的军费分配中获得优势。
面对海陆空三军的竞争,陈敬云也是不由得叹气,陈敬云很早就不再直接插手三军军费分配的事情了,他都是通过背后掌控来,毕竟军费分配这事很容易引起矛盾,陈敬云也不好偏心,所以只能背后来遥控,而今年实在是意外了些,军费有时候多了也不是个好事。
最后陈敬云也没有直接决定,而是当了个和事佬把伍世钟和关时杰以及沈纲给叫过来,在陈敬云面前他们自然是不敢放肆的,一个个都转变了脸色,一会说理一会哭穷。但是最后总算是把这事给敲定了下来。
1941年度军费中,陆军占据39%,海军占据36%,空军占据25%,当这两百亿的军费瓜分完了后,日历也就是翻开了1941年的第一页。
第〇七六二章战时经济(上)
1941年的中国军费预算无疑是庞大的,高达两百亿华元的军费开支让中国的军备扩张得到了良好保证,并能够持续跟上各国的军费支出上涨步伐。
1941年还只是开始,这个时候统计各国的具体军费开支是无法得到准确数据的,实际上从1939年开始,各国的每年军费支出都是会在局势紧张的时候临时增加支出,去年也就是1940年三月份的时候,因为中苏爆发短时间武装冲突的缘故,当时为了预防和苏俄全面爆发战争,中国一次性就是向海陆空三军临时增加了高达三十亿华元的军费。
其他国家大多也如此,而到了1941年的时候,统计各国在1940年的军费支出才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数据,1940年中,还没有正式参战的中美两国军费支出是比较少的那个,中国支出了高达一百以华元的军费,约五十亿美元,美国更少一些,只有二十多亿美元。
而已经参战的各国中,德国是约两百亿美元左右,日本是三十亿美元上下,英国是约五十多亿美元。苏俄那边虽然单纯的统计金钱数据没有太大意义,但是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苏俄国内有多少工业产能投入了战争,他们和芬兰的战争开支也不小,加上和中国的武装冲突,使得苏俄的军费开支到达了约两百亿美元左右。
1940年中国的军费开支本来是已经够多的了,但是和参战各国比起来还是比较少,大概在第四的样子。
而到了1941年,中国的一百亿美元军费预算看上去很多,实际上也很多,但是在这个各国都已经疯狂或者准备疯狂的年代,这一百亿美元实际上算不来什么。
而可以预见的未来中,至少在1941年上半年之前,中国的军费开支在世界范围内应该还是世界第四的规模,排在中国前头的还有苏俄、德国、美国、英国。
但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军费预算中,中国和美国都是没参战的那种,他们的军费预算是建立在和平时期扩军的基础上的,军费都是用来扩军的,不是用在战争消耗上的。而德国和英国已经爆发战争,考虑军费开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