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节
险的举动却是经过了第一集团军里的诸多将领参谋们的计算,别看只有一个装甲部队在前面冲锋,然而为了掩护第一装甲军发起进攻,第一集团军的另外三个步兵军却也是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第十四军,第十七军以及第八军的步兵们都没有闲着,安州前线的战斗远比平壤城外的战斗要激烈的多。
双方的大口径火炮几乎整日不停地进行着炮击,步兵们的冲锋每天都在进行,不是中国陆军进行冲锋,就是日军发起反攻,而天空中每天都是有着无数的飞机进行的战斗,日本人的进行防空的战斗机,中国的大批轰炸机部队,然后还有零星的侦察机。
安州前线的惨烈要远远超过其他地区,然而如果安州方面没有爆发这种规模的战斗,那日本人早就抽调部队增援平壤或者直接切断中国装甲部队的补给线了。
安州前线的47师战地医院里,李上尉从病床上起来,右手还绑着绑带的他丝毫不顾旁边护士的阻拦,就这么走出病房,病房外的一侧,一个大通铺的病,通过门外看去就可以看见病房内的大批伤兵,痛苦的shen • yin声不时的传入耳中。
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见这种情况,但是李上尉依旧是有些不太好受,他虽然不知道这场战争中有多少人受伤了,但是他知道,单单是他眼前所看见的这些人,至少就有上百人,而这只是前线战地医院的伤员而已,而更多的伤员则是被转送到了后方的丹东的军队医院,甚至转移到了东北地区的其他公立医院里。
李上尉是三天前的一次战斗中受伤的,说起来也算是的倒霉,这都已经攻克了一个日本人的阵地了,这带队清理阵地的时候,不知道被那里飞来一枚流弹给打中了右手,虽然没伤着骨头,但是也是鲜血横流。
被送到了战地医院后,李上尉得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枚五星勋章。
五星勋章,这是中国军方在1928年才开始设立的一种勋章,勋章为铜质,上面是一个五色星。用来授予因作战而负伤的军人,平时意外受伤不计算在内,阵亡不计算在内,战争期间在后方受伤不计算在内,只限定于军人在对敌作战时负伤。其用意是用来表彰军人的勇敢作战行为。
之所以设立五星勋章,是因为军方考虑现有的三种双剑勋章获得难得太大,比如当年的1923年中日战争中,陆军中白银双剑勋章的获得者才二十多人,青铜双剑勋章的获得者也就七八百人左右。然而参战的人可是有好几十万部队呢。很多军人,包括中级军官中的校官在内,很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获得双剑勋章,哪怕是作为高级将领的那些将官们,也有不少的少将都是没能获得双剑勋章的,大多只有几个战役纪念勋章。
第〇六六五章安州战役(上)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所以陆军又是加设了两种勋章,第一种就是五星勋章,专门用来授予负伤军人。此外还有蓝星勋章,样式为红底蓝色五角星,是用来授予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又达不到授予双剑勋章的人员。蓝星勋章算得上是排在铜质双剑勋章的下面,作为中国军方中的第四等军功勋章。
这种勋章在设立后的几年由于没有战争爆发,所以只颁发了极少数,而中日开战后,五星勋章的颁发数量急剧上升,而李上尉也是不幸的受伤并获得了五星勋章。
负伤后他被送往师部的战地医院进行治疗,所幸受的伤不算太重,处理了伤口后在医院里观察几天后基本就能够回到原部队了,而住院期间,他由于是军官,虽然只是个小小的上尉,但是依旧住着军官专属的病房,不用和普通士兵们挤在大通铺病房里。
这种情况似乎看上去很不人道,因为李上尉受的只是皮肉之伤而已,但是伤势比他重得多的士兵多的是,而那些重伤的士兵只能住在环境简陋的病房里,甚至部分的珍贵药品都得不到使用,比如部分的新式抗菌素由于价格昂贵,战地医院里储备的数量也有限,所以一般都不会用于普通士兵身上。但是李上尉受的只是小伤而已,但是医生却是给他开了昂贵的抗菌素4号,以防他的伤口受到感染。
而这种情况也是充分体现了军队里等级森严的事实,军队里向来都没有什么平等或者人权之类的东西。
还是说受伤,普通士兵受伤后,一般匆忙的战地包扎后就会被送往战地医院,一般而言伤势太过严重的就会被医生直接放弃掉,轻伤的也是匆匆治疗后就直接送回原部队,只有中等程度的伤员才会住院,部分幸运者会被转送到国内,比如在丹东或者沈阳的医院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