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辛亥大军阀 > 第672节

第672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这种规格的重型巡洋舰才是名副其实的重型巡洋舰,这种规格的重型巡洋舰作为主力舰队的前卫舰队使用的话,是可以很好的满足海军战略的需求的。

海军第二期发展计划中,除了两艘战列舰、两艘重巡外,还有两艘的六千吨侦察防空巡洋舰,这款轻型巡洋舰并不是舰政司司长魏源中将的设计,而是舰政司副司长秦逸少将的设计,秦逸早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局,随后奔赴英国留学,在前清时代参与了多艘军舰的建造和设计,清末重建海军时他也一同参与订购军舰等工作,辛亥后就职江南船政局,国民军接受江南船厂后被任职江南造船厂的造船总监,参与了岁鼎级驱逐舰的建造和设计工作,随后接受萨镇冰的邀请,进入海军部舰政司工作,军衔为上校,随后作为夏伊级轻型巡洋舰的副设计师参与了重要工作,随后他先后提出了多款轻型巡洋舰的设计方案以及航母的设计方案,受到了海军部总长萨镇冰的重视,并于去年晋升为海军少将,任职海军部舰政司下属造船科科长,海军第二期发展计划提出来后,他的六千五百吨轻型巡洋舰设计方案被海军采纳,与此同时他设计的两万吨航母方案也被海军所采用,由此升任海军舰政司副司长。

秦逸少将得到设计类型主要偏向于轻型舰艇,由于年纪比魏源小了很多,所以风格上较为开明,这一点和魏源的传统设计风格所有不同。

比如同样是15万吨的重巡设计方案中,秦逸少将的设计方案是采用十二门的八寸炮,并要求速度提高到三十五节,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牺牲了部分的防护,只不过海军考虑再三后还是放弃了这种大火力高速的设计,转而采纳魏源的中规中矩的均衡性设计。

受到在战列舰和重巡这两个设计方案的失败影响,在六千五百吨轻型的设计中,秦逸少将的设计就要保守的多,计划采用四座三联装炮塔共计十二门五寸四十倍高平两用炮,而不是更大口径的六寸主炮,这主要是他主张为了兼顾防空和炮战需求,未来的轻型舰艇中都应该使用高平两用炮作为主炮,大型战舰上的副炮也应该使用高平两用炮。这一观念被日益重视飞机作用的中国海军所采纳,于是准备在新式的两艘轻型巡洋舰以及六艘驱逐舰上装备可高平两用的主炮,另外对于重巡和战列舰上的副炮也选择用高平两用炮。

而出于研发成本和dàn • yào通用的因素,秦逸再一次提出了通用舰炮的计划,计划在战列舰上的副炮和重巡上的副炮以及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上统一副炮,为此上海兵工厂先是推出了六寸五十三倍舰炮,也就是复桂级以及夏伊级轻型巡洋舰上的主炮,为了适应高平两用而做出了小幅度的修改设计,使其可以对空射击。不过这款主炮由于口径的问题使得对空射击时麻烦不断,加上无法装备驱逐舰上,所以上海兵工厂就是拿出了第二款高平两用舰炮,为五寸五十倍舰炮,这款舰炮是岁鼎级驱逐舰上的主炮,上海兵工厂同样做出了小幅度修改后使其可以用于对空射击。

而这两款火炮都没能让海军满意,主要是这两者的对空性能太差,为此上海兵工厂不得不专门研发了一款五寸四十倍口径的高平两用炮,这个时候才得到了海军的满意并发去了大量的订单,准备将这款火炮用于炎帝级战列舰、华太级重型巡洋舰上的副炮,同时也是准备用于新式6500吨夏杭级轻型巡洋舰、新式1500吨万惠级驱逐舰上的主炮。

以上四款军舰除了两艘战列舰在美国订购外,其他三款相继在国内的江南造船厂以及马尾造船厂和青岛造船厂动工。

除了上面的传统炮战军舰外,还有着军舰历史上出现不久的航空母舰,中国的航母之路从1915年的泰山号改装航母开始,历尽了三年时间的试验和训练后已经为中国海军的航母发展道路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而时间进入到1919年的时候,日本和英国已经相继专门开工建造航母,中国海军自然是不敢落后,有着泰山号改装航母的大量试验数据在,以及有着来之于陈敬云的亲自指示,这款航母的基本数据很早就开始确定了下来,比如航速必须达到三十节,比如扩大机库容量以搭载更多的飞机,比如全通甲板设计等,而且航母船体虽然高大两万吨但是并不用装备太大口径的主炮,海军部甚至都没有和其他国家一样在航母上装备八寸炮,而只是计划装备部分的五寸四十倍高平两用炮用以自卫。

其部分内部设计更多的是考虑抗沉性以及如何扩大搭载飞机的容量,而这对于中国的造船工业来说并不算太困难,甚至造这一艘两万吨航母的技术难度是远不如造那两艘一万五千吨重巡的技术难度。

受到第一艘改装航母泰山号的采用山川命名的现状,国家军事委员会对首级国产航母的命名同样采取了用山川的名字来命名,其首舰被命名华山号,二号舰被命名为恒山号。

华山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除了让陈敬云激动了一把外,并没有在国内外甚至在国内民众之间引起什么波澜影响,人们现在把全部的目光都投向到了在美国建造中的炎帝级战列舰,而在国内建造的,人们更多的也是关注华太级重巡的建造,至于更大一圈,造舰比华太级一千五百万华元更高,达到一千八百万华元的华山级航空母舰却是没有什么人关注。归根到底这是当时的人们包括中国海军自己在内,都是把航空母舰当成了侦察辅助兵力来看待,而不是海军主力,对于现今的萨镇冰、程璧光等一群海军将领来说这两艘航母的重要性是不如那两艘重巡的,如果不是陈敬云的强烈要求,恐怕海军都会把航母的造舰经费挪到其他舰种上面去。

然而在陈敬云的心中,包括那两艘战列舰在内的海军其他舰艇都是无法和这两艘华山级航空母相提并论的,中国海军要想和列强海军高下,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两艘航空母舰上,其他的什么战列舰、重巡、轻型巡洋舰驱逐乃至潜艇都是无法让中国海军站在世界巅峰的。

第〇五三六章陆军的两千五百门火炮

1919年初,海军第二期发展计划中的两艘炎帝级超级战舰几乎晃晕了国内民众的眼,使得国内民众对海军投入了重大关注,受到国内对海军的高涨热情影直接导致1919年年南京海军军官学校的春季招生中,从全国接到了高达三千余份的报考申请,要知道国内的海陆空三家的军官学校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已经不是统一前的只要是具备相当的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就可以,统一后海陆空三家的军官学校开始面向全国的中学毕业生在展开招生,除了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外,其他方面的要求也是很高导致符合条件同时又愿意参军报考军校的人并不多,海军军官学校这两年的招生比例都是保持在五比一左右,而现在高达三千余份的报考申请对于每年只招收二百多人的海军军官学校而言其招生比例已经达到了十三比一。由此可见海军在年轻人心中地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1919年上半年,海陆空三军中注定了是中国海军风光的日子,每当陆军的那些将领们看到隔壁的海军部将领笑容满面就忍不住心里鄙视着:这群天天吃牛排的假洋鬼子,买了两艘战舰就不知天上地下!

陆军对于海军的鄙视是持之以久的,用陆军自己的话说就是,如果军舰能够跑到陆地上来,你们海军当成宝的战列舰陆军能够年年造两艘!很可惜的是军舰跑不到陆地上来,所以陆军虽然钱多但是也不能造!

陆军对于海军和空军的态度一直以来都是把它们当成了陆军附属力量,不少陆军将领都戏称空军为陆军航空队,而海军则是被称之为陆军海上炮兵团。陆军之所以有着这样的态度,自然和陆军在中国中那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有关。

身为一个大陆国家,陆军就是中国的根本,陆军就是陈敬云的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