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节
之间的军事竞争那么大而已。
不过中日两国相继参战后,英法两国也是开始筹划着利用中日两国的军事力量,先是让日本海军派遣了大量的舰艇到达地中海进行护航,而随后又在和同样对德国和奥匈进行了宣战,但是却没有加入协约国的中国进行商谈,邀请中国派遣兵力到达欧洲参战!
对于直接派兵到欧洲参战的事情陈敬云是连考虑都不用考虑就直接拒绝了,陈敬云的心态和美国人是差不多的,欧洲人打生打死和他没什么关系,他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发财,他可不想把数十万中国军人送到欧洲西线的绞肉机上。
不过直接派兵不可以,但是其他方面的人力资源合作却是可以进行的,英法两国尤其是法国为了动员兵力填补前线,几乎是把国内的适龄年轻人都是准备送上了战场,而这种情况下这两个国家的工厂也就缺乏了大量的年轻劳动力了,而基于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英法两国提出引进中国劳工的计划。
计划引进高达百万人的劳工去欧洲各工厂工作,从而解放除更多的英法两国年轻人奔赴战场。
对于这一个陈敬云答应的非常爽快,只要不把这些劳力送上战场而只是在后方工厂工作的话,问题不大,当然了更关键的是英法两国将会为此付出不菲的费用,而现在的中国为赚取黄金外汇可是什么都买,军械到各种战略物资,所以输送劳动力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不过这些种涉及到政府间合作的事情向来都是有着诸多附加条件的,作为中国政府组织高达上百万人前往欧洲务工的代价,英法两国除了给这批劳动力付出不菲的金钱代价外,还答应了中国提出的大部分商品的关税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棉布以及部分轻工业产品的关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承诺在未来五年内彻底归还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同时为了表达诚意,英国还放弃了部分在华的租界,包括武汉和天津的租界。同时提出威海卫港口可以由双方共管。
而中国这个时候也就是1916年的一月才正式和英国签订了对德共同防御条约,彻底加入了协约国这一阵营,并且按照英法两国的需求停止和德国的一切商业贸易行为。
不过实际上这影响并不大,以为受限于英法两国海军的封锁,现在德国的对外贸易一般都是通过瑞典、挪威、瑞士等中立国进行的,和中国的对外贸易同样如此。
1916年后的欧洲战事依旧持续,中日美三国的战争财也在继续发着,而到了1917年,俄国因为国内物资的严重短缺以及对峙续了数年的战争厌恶心理终于是引发了大规模的叛乱!
而这个时候,一直关注着欧洲以及俄国局势的陈敬云迅速作出了反应,得到俄国爆发骚乱后的第一时间里就是下令让全军提高战备级别,虽然理由说的是防止俄国骚乱影响到中国,但是陈敬云想要乘着俄国dòng • luàn而打劫的心思在众多中国军政高层的眼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因为早在去年,中国军方就已经组织了数次大规模演习,而演习内容就是假定俄国出现杀骚乱,而中国出兵护侨,说白了就是想要趁机抢回那些被俄国所占领的土地!
世界局势在1917年终于是出现了重大变化!俄国dòng • luàn不但影响到了欧洲战事,更由此引发了远东地区的dòng • luàn和争端,俄国内乱就像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石头投入到了看似平静实际暗流汹涌的河流当中,由此激发出来的浪花注定是要闪亮而耀眼的!
第〇五二四章局势急变
欧洲自从1914年爆发战争以来,尽管不断有陆续国家参战,尤其是随着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的相继加入使得了这一场战争波及了几乎整个欧洲地区,在前线奋战的各国军人总数高达千万以上,然而尽管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战局却是一直都是僵持的状态,英法联军在西线尽管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他们并没有能力突破德军的防线并打到柏林去,而在南线意大利的参战并没有帮协约国多大的忙,尽管牵制了奥匈帝国众多的兵力,但实际上意大利被打的很惨,如果不是有英法两国派遣援军来,意大利估计连罗马都会被德奥联军攻克了。
而在东线,俄军却是连接战败,1915年德军抽调主力奔赴东线的时候,和奥匈帝国的军队一起发动了波兰战役,试图把俄军主力包围在波兰这个口袋中,以彻底歼灭俄军主力后逼迫俄国投降,此战俄军虽然损失高达一百万多人,但是并没有让俄军彻底丧失主力,相反俄军还在1916年集结了两百多万兵力对德奥联军发动了反攻,结果是闭着眼睛都能猜得出来的,参战双方不管是进攻方还是防守一方,都是损失惨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种战役实际上相当无趣的,都是双方汇集众多的兵力然后进攻,打上几个月后各自死伤几十万上百万,然而一如既往的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样的战争打起来也就逐渐演变为消耗战,除了比拼各国的工业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比拼各国的后备兵员数量,这一场大战几乎让欧洲的这些参战国把所有的适龄男子都送上了前线,这也是中国的劳工输出会受到英法两国的极大欢迎的原因所在。
在这样的消耗战中,除了美中日等几个国家大把大把地赚着黄金外汇外,实际参战的各国几乎都是筋疲力尽,就连英国国内都不得不实行食物配给制度,昔日随处可见的食物如今已经受到了严格的管制,哪怕是那些贵族们举行酒会晚宴的时候那些厨房人员们也是不得不想着各种办法从各种渠道筹集各种食物。
英国虽然实行了战时配给制度,但是民众好歹能吃得上饭,但是其他几个参战国就没有太好的运气了,尤其是俄国的情况更为糟糕。
多年的战争让俄国国内的反战情绪极大,加上物资奇缺导致连莫斯科的民众都吃不上黑面包了,这种情况下普通民众不发生dòng • luàn才是怪事。实际上俄国并不是没有获取这些民生物资的途径,因为战争的因素导致他们国内的粮食产量降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俄国却是可以进口粮食,相对于德国被全面封锁的情况,而英国面临着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威胁,实际上俄国获得外援的通道是非常安全的。
然而这种安全不代表着运力就有多高的了,现在俄国获取外援的通道主要就是依靠远东铁路,依靠着远东铁路大量中国制造的军械源源不断的奔赴俄国欧洲前线,1914年开始中国就开始为俄军提供军械等军事物质,并且规模不断扩大,到了1915年的时候,来自中国的军事物资已经占据了俄军全部军事物资的10%,而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了,为了满足对俄的军械出口,中国甚至在东北投资建设了数家兵工厂,就近对俄军进行大量的军械出口。
而到了1916年,尤其是下半年开始俄国国内各工厂相继爆发罢工等bào • luàn后,俄国国内的工业产业进一步遭到重创,而这个时候来自中国的军事物资就显得更重要了,相对于日本、美国货来说,中国提供的军事物资价格更低,而起专门为了出口俄国而配套的工厂所生产出来的也都是俄军制式武器,另外在运输上也更为方便,可以便捷的通过中国、俄国的铁路网出口俄国,而不用和日本和美国的一样要先海运到海参崴,而在冬天的时候更是只能运到朝鲜釜山港或者中国的其他北方不冻港。
如此造成的结果就是来自中国的军事物资在俄军中的比例进一步加大,到1917年初的时候来自中国的各种军事物资已经是占据了俄军进口军事物资的80%,而占据了当时俄军所有军事物资的20%。某种程度上来说,来自中国的物资供应了俄军至少上百万的军队在作战!
而俄国也由此成为了中国的第二大贸易出口国,仅次于美国,而然这种出口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