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节
,在这艘dd14还没有竣工的时候,陈敬云就已经正式批准了海军第一期发展计划,准备建造六艘驱逐舰和两艘轻巡洋舰,而有了前期的高额资金投入后,这些后续船只的建造就能够沿用之前的一些技术储备,而驱逐舰更是可以全部建造岁鼎级驱逐舰用以降低造价。
所以海军部之前对各种子项目的提供的研发经费并不是算在dd14号驱逐舰上,也不是只算在岁鼎级驱逐舰上,而是算在整个海军第一期发展计划当中,属于专门拨付的研发经费。
但是不管怎么说,为了能够造出岁鼎级驱逐舰来,为了能够造出这艘dd14驱逐舰来,海军部为此花费高达千万元是事实!
而这千万元花出去后,换来的却是中国能够建造现代远洋轻型船只的能力,当竞标海军部第一期发展计划的那两艘五千吨轻巡洋舰时,江南造船厂就自豪的宣称自身已经具备了建造这一级别军舰的技术能力!
第〇五二二章岁青号驱逐舰
1915年7月3号,中国自造的第一艘岁鼎级驱逐舰正式下水,目前已经展开紧张的舾装工作当中,这艘海军部编号dd14的驱逐舰被命名为“岁青号”。之所以沿用“岁”字,这是因为这艘国产的岁鼎级驱逐舰和美造的驱逐舰性能参数一致,其内部结构都是完全一致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国产版本的岁鼎级驱逐舰在质量上要逊色一些。
岁青号在进行试航的过程中,发现其装备的由上海动力公司所研制的动力系统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导致最高速度并没能达到三十三节,而是直接三十二点三节,少整整零点七节之多。而且其装备的燃油锅炉问题还不大,但是其蒸气轮机却是非但没能达到预定的动力输出,反而还故障频繁,在第一次试航的时候就出现主机故障最后不得不靠拖船拖着回港。
其动力系统出现如此重大问题后,海军部责令动力承包商也就是上海动力公司进行故障排除,并要求上海动力公司后续提供的蒸汽轮机必须保证质量,不然的话海军宁愿进口也不愿意用上海动力公司的破烂货。
只是这些问题实际上也不是上海动力公司一家能够解决的,虽然说蒸汽轮机是上海公司设计并制造的,但是上海动力公司实际上做的是系统整合,负责设计和组装而已,一些重要零部件都是由其他工业部门提供的,而将这些问题追根到底后,就是发现乃是芜湖机械设备公司所提供的某重要零件不过关,而零件的质量不过关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芜湖机械设备公司缺乏高精度的设备。
笼统说起来,蒸汽轮机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现今中国的基础工业的技术尚不足,以至于虽然勉强造出来了但是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多久连芜湖机械设备公司自己都说不准,只说模糊的说需要时间,他们需要时间进行技术攻关!
面对动力系统出现的问题,海军部不得不暂时放弃了采用国产动力的打算,转而向美国订购了多套的蒸汽轮机准备用于接下来的数艘已经开工的岁鼎级驱逐舰上。海军的第一期发展计划已经全面展开,六艘驱逐舰和两艘轻巡洋舰的建造计划已经全部安排好,驱逐舰方面包含了岁青号在内,是1914年动工一艘,1915年动工两艘,1916年动工两艘,1917年动工一艘。以求再三年内完成这个计划。而两艘轻巡洋舰则是今年年底准备动工一艘,明年下半年再动工一艘,以求和六艘驱逐舰同时完工,最后在1918年的时候把两个雷击舰队组建完毕。
在这些计划中,第一艘已经完工,而目前江南造船厂在建的有一艘,并且在8月份还在再开工一艘,而这两艘1915年开工的驱逐舰短时间内就需要动力系统的,既然上海动力公司短时间内拿不出来合格的产品,那么海军部就不得不先订购一部分的蒸汽轮机用于这两艘驱逐舰上了,至于后续的几艘是采用进口还是国产蒸汽轮机,就得看上海动力公司什么时候才能拿出合格的蒸汽轮机来了。
相对于动力系统的困难重重,舰炮方面却是进展顺利,上海兵工厂的四寸舰炮很早就开始研制了,并且在岁青号建造之前就开始了大量的实弹试验并通过了海军的检测,最后正式投入使用,并且沿用岁鼎级上的美造四寸舰炮的型号,为1913年式四寸五十倍炮。其岁青号上的副炮也是通过了海军的检测,被定型为1913年式三寸五十倍炮。
实际上不但四寸舰炮和三寸舰炮已经完成了研发,上海兵工厂之前还完成了五寸舰炮的研发,并且依旧顺利通过了海军部的测试,只不过目前国民军的新造舰艇当中并没有采用五寸舰炮,海军的第一期发展计划中的两艘轻巡洋舰计划采用六寸炮。为此上海兵工厂也是在上半年顺利的完成了六寸舰炮的研发,同样是根据图纸纺织的美造六寸舰炮,被海军命名为1915年式六寸五十三倍炮。
而更大口径的八寸岸防炮也已经是完成了仿制工作,目前已经交付了数门安装在吴淞炮台上,这款八寸的岸防炮乃是仿制德国的210毫米四十倍舰炮,上海兵工厂仿制的版本为八寸,口径同样为四十倍,被定型为1913年式八寸四十倍炮。这款火炮虽然射速不差,不过其穿甲性能远逊于海军所拥有的兴上号重巡的主炮1913年式八寸五十五倍炮,1913年式八寸四十倍炮的初速为s,弹重118公斤。两者的弹重和初速差距太大以至于两者炮弹的穿甲性能也是差距甚大。
基于这些比较,海军就从来没打算过在未来可能建造的新式舰艇上使用1913年式八寸四十倍舰炮,而是把目标瞄准了1913年式八寸五十五倍炮上来了。至于这个八寸四十倍炮一开始仿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当岸防炮而已,如此不但技术简单一些,而且也能够有效增加上海兵工程建造大口径舰炮的经验和水平,当然更重要的是价格也更便宜,海军可舍不得把最新式的舰炮当成岸防炮使用。
这一系列舰炮的研发工作使得了上海兵工厂成为了国内军工企业当中技术最为先进的军工厂,而且没有之一!
上海兵工厂之所以拥有如此技术水平,这个和它被当做了两轮海军援助计划中的主要负责企业是分不开的,这几年来上海兵工厂并没有说和其他国内的军工企业一样得到太多来之于军费的支援,但是这并不是海军不肯给,而是因为不需要给,作为两轮海军援助计划的主要负责企业,上海兵工厂前后获得了直接来之于美国贷款的数千万元资金,这些资金当初可是被指定为发展海军配套所用,这也就是上海兵工厂为什么没有得到来自军费的特别扶持后,依旧发展迅速并展现出来其庞大的技术能力的原因。
当然了,这个和美国人的扶持有着极大的关系,比如那些舰炮美国人可是提供了全套的图纸设置派出了不少专家过来,让上海兵工厂从中获益不少,而前几年国民军海军派遣的大量留美学生当中,除了相当一部分是学习海军的外,大部分都是学习造船、工程机械的,而这些部分在海军和美国方面的安排下,也是陆续在回国后进入上海兵工厂就职,为上海兵工厂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人才。
海军在每年获得了高达伍仟万元军费的支持下展开了第一期海军发展计划,空军方面在获得了两千万元的资金后开始新一代战机的研发和装备工作时,作为中国军方的大哥,在1915年度财政预算中获得高达23%预算、总额两亿三千万元军费的陆军在1915年里自然是平静不下来。
除了一如既往的在国内展开大规模的清洗土匪以及私人武装的小规模战斗外,陆军方面已经正式展开了1915年陆军整编方案,准备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