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节
的舰炮都足以对其造成致命伤害!
不过海军方面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着自己的理由的,首先一点就是,这艘泰山号只是一艘改装航母,其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试验和训练,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真正航母的出世而垫下基础,甚至海军那群人就没打算过让这艘泰山号上战场。什么样的军舰就花什么样的钱,海军方面只拨付了一百五十万的改装经费,所以也就只能改装成这模样了。
作为世界上第一艘改装航母,中国海军对这艘还在江南船厂进行改装工作的泰山号是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希望的,希望航母的出现能够为中国海军舰队扩展上百公里的侦察距离,这年头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的人对于飞机的最重要认识就是飞机的侦察能力,这一点哪怕是装备了大量轰炸机的中国空军以及中国海航部队都是如此,空军和海航一直都是把侦察作为了首要任务,轰炸只是次要任务而已。
不但中国海军看到了飞机在远洋上的侦察力量,其他国家的海军同样看到了,首先是中国旁边的日本,当中国的内战战场上出现了大量飞机后,日本军方对飞机也是迅速起了兴趣,然后从法国、德国订购了数十架的飞机,并以这些为基础组建了陆军航空队和海军航空队,而当时日本海军和中国海军的想法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把飞机带上远洋去为舰队提供侦察力量,所以两国都有着飞机上舰的计划。
不过两者不同的是,中国海军选择了选择改装飞机和船只,试图为飞机提供海上机场的模式,也就是航空母舰的形式。然而日本却是选择了水上飞机的模式,并且在1913年就改装了一艘水上飞机母舰,虽然搭载的水上飞机极少,但是依旧让日本舰队获得了远洋航空侦察能力。
而正是这一点大大刺激了中国海军的萨镇冰等人,于是乎才是迫不及待的加速飞机海上起降试验,先是修了一个陆上训练基地,模拟海上的狭小甲板进行起降,同时购进泰山号并进行改装。
另外身为海上起降的技术开创者美国也还在继续进行海上起降试验,另外英国也因为欧洲大战的爆发,飞机技术的升级换代非常快,所以在进行了水上飞机的试验和装备后,英国也是正式提出了航空母舰的计划。
总体上来说,这几年内世界上各国海军基本上都是看到了飞机的巨大潜力,并且人人都不傻,那些海军将领们哪怕是坚定无比的巨舰大炮主义者也都想着把飞机带到海上去为舰队提供侦察支援,虽然这年头除了陈敬云外就没有人认为航母以后会取代战列舰,但仅仅是航空母舰提供的侦察力量就足以让世界各国海军为之重视了。
在航母发展上中国海军比世界列强海军唯一具备优势的就是:陈敬云比他们更重视航母,而且非常确定航母会取代战列舰!
说起飞机普遍进入各国海军的视野,这个和这几年来尤其是去年欧洲战争爆发后的飞机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在一战爆发前,意土战争为飞机提供了第一个战场,而随后中国爆发的数年内战中,中国军阀当中的国民军空军和北洋空军进行了大规模的空军对抗,最后是北洋空军以全面失败而告终,但是那也让世界列强看到了飞机的巨大作用,由此也加速了一战前世界各国空军的发展,在一战爆发前,英法德三国加起来的飞机已经超过了六百架,而其中德国就是占据了半数之多。不过在一战爆发前这几个国家的飞机依旧停留在原始时代,甚至连中国空军的飞机都是不如!
在一战爆发前,中国空军的d5a战斗机能够完爆英法德等其他所有国家的飞机,然而一战爆发后,各国的空军开始参战,进行侦察,打击敌军炮兵的较射气球等等,如此一来双方之间的空战也就爆发,刚开始的时候双方都是没有专门的战斗机,只有加装了机枪的旧式飞机,而且也没有可以进行机头射击的飞机。开始那两个月还好,但是数个月后,德国方面却是不知道通过什么方法获取了中国d5a战斗机上的机枪射击协调器还是说自己研发出来了射击协调器,并将其装备到了福克e战斗机上,于是乎欧洲战场上的空中均势迅速被打破,德国福克e战斗机几乎如同单方面屠杀一样清理着欧洲战场上空的英法飞机,以至于让英法飞机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甚至配属三架战斗机为一架侦察机进行护航。
为了解决这种状况,英国人找到了中国方面,因为他们也得知中国空军的飞机有着类似装置。机枪射击协调器一直以来都是被中国空军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外界只知道中国空军的飞机可以在机头进行射击,但是怎么办到的却是不清楚,其他一些国家也是想出了诸多办法,比如在螺旋桨轴上装置机枪,又比如在机翼两侧安装机枪,甚至有着推进式的飞机,也就是把螺旋桨装在机尾,机枪装机头。
陈敬云得知此事后,觉得既然德国人已经装备了射击协调器,那么不用一两年全世界估计也就知道了,德国人就算在怎么保密也是无法阻挡射击协调器的秘密外泄,因为只要是上战场的飞机就有可能坠毁,有坠毁就有可能被英法两国缴获,短则一两个月,长不过一年机枪射击协调器的技术就能扩散到全球。
所以现在把这种技术转让给英国和法国人捞一笔也是不错的。
第〇五一〇章f1战斗机
有着这些考虑后,陈敬云就是吩咐了下去,技术可以买,但是必须和飞机一起买,买个技术赚不了几个钱,卖几百架飞机出去才是赚钱的生意。同时福州飞机制造厂搬迁到了蚌埠后,蚌埠飞机厂因为欧洲爆发战争的缘故无法获得发动机,所以提出了进口发动机以及相关技术专利的要求,毕竟有了发动机才能造飞机不是。
这年头,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是法国一家独大,英国人的飞机所用的航空发动机技术都是引进的法国航空发动机技术,而美国人引进的又是英国人的技术,所以说法国人是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源头也不为过。
战争时期一切都好说,面对前线的飞机一架接着一架往下掉,法国人以前死活不肯卖的航空发动机专利技术立马就扔到了中国面前,得到了这份宝贵的技术资料后,上海动力公司的航空发动机部门对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仿制工作才算是真正的走上了正规,甚至和上海动力公司联合开发航空发动机的美国企业都为此获益不少。上海动力公司航空部的专家认为有了这份技术资料,加上美国提供的精密制造设备以及原材料,上海动力公司仿制的第一款航空发动机很快就能装备到中国空军的飞机上了。
法国人给了航空发动机的专利技术后,中国方面也是迅速开工为英法两国提供飞机,按照双方的协议英法两国各自向蚌埠飞机厂下了一百架d5a战斗机的订单,以单价一万元计算就是高达两百万元的生意,而蚌埠飞机厂因为获得的利润最少是半数,因为d5a战斗机的成本价不会超过三千元,蚌埠飞机厂给中国空军和中国海航提供的d5a战斗机单价是五千元左右,而现在欧洲战争爆发,军械价格翻倍的情况下卖一万元也是不难的。当然了更关键的是这批订单本来就不是什么正常的商军械订单,英国两国基本上就是直接扔出来两百万为的就是换取机枪射击协调器的技术而已。
高达两百架的订单蚌埠飞机厂一时间也造不出来,按照他们每个月最高几十架的产量难以短时间内满足这两百架飞机的订单需求。不过订单虽然下了,而且连钱都提前全额付款了,但是英法两国并没有指望着中国能够短时间内就提供大量的d5a战斗机了,所以经过协商后,英法两国就直接把中国空军中现役的部分d5a战斗机给买走了。
这三十多架战斗机英法两国一买到手,一大批的技术专家就是开始研究,然后一大群人看了半天后总算是把射击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