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辛亥大军阀 > 第484节

第484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七混成旅,将会视情况增援合肥或者是安庆或者九江。除了这个第十七混成旅外,芜湖还有一个守备团。

必要时候,这个守备团也是可以派上战场的,国民军的整编的这些地方守备团装备一般,几乎就是清一色的步枪,除了少数几个重要城市的守备团外,其他地方的守备团都没有装备轻重机枪根别说火炮了,而兵员上绝大部分也是来之于投诚皖军、苏军、赣军等,只有驻扎福建和浙江两省的守备团才是新招收的本地新兵。

由于在国民军的军事体系中,地方守备团的任务只是用来维护地方治安,平时也就是打打土匪和豪强,是不会直接上战场野战的,甚至连给主力补充兵员都用不上。如此情况下自然就不可能对地方守备团投入太多,处于节约军费的目的,这些地方守备团的士兵军饷要比正规军的低很多,兵员的素质也远不如正规军。

国民军的地方守备团编制是有三个步兵营,每个步兵营辖三个连,每个连辖三个排。一个团的兵力大约是在一千五百人左右,而极少数的地方守备团则是配属了一个机炮连,比如安庆守备团,南京守备团。由于这些步兵团的编制小人数少,而且耗费也不大,所以国民军编成的地方守备团还是非常多的,大体上每一个大城市都会有一个地方守备团,然后一些重要地区也会有一个地方守备团。

比如广东就有三个地方守备团,韶关有一个地方守备团、广州有一个地方守备团、潮州也有一个地方守备团。而在福建同样有三个,南平一个,福州一个,漳州一个。浙江有三个乃是杭州守备团、温州守备团,金华守备团。江西的南昌、赣州、九江也分别有一个守备团。苏南地区虽然小但是也有两个,分别是南京守备团和上海守备团。皖南地区里的芜湖和宣城也分别有一个地方守备团,现在总数就有了十五地方守备团了,而且还在巢湖、衡阳新设立了两个地方守备团。

这些地方守备团平时指望他们打仗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到了必要时候,少不得也会让他们上战场的。别说是他们了,就连普通的警察们参谋部都是打算纳入动员体系来,并对各地的警察进行军事训练。

沈纲既然说没问题,陈敬云也是详细看了计划后觉得可行,当即就是在作战计划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沈纲见作战计划顺利得到批准,也是松了一口气,然后很快就是拿着陈敬云批准的计划出去了,现在他的事情还很多,因为刚才他向陈敬云提出的只是初步计划,详细的事情还需要参谋部的诸多参谋人员进行制定,这个过程中少不了要沈纲亲自盯着。

虽然陈敬云对参谋部的机构进行了改制,除了参谋部总长外,还设立了参谋部作战次长、参谋部常务次长两个新职位,任命原参谋部次长王麒为参谋部常务次长,主要帮沈纲分担参谋部的日常工作事务,参谋部作战次长的主要职责则是分担日常作战事务,这个作战次长的人选本来是希望让陈仪担任的,但是陈敬云考虑陈仪的升迁速度过快,另外马成自从被撤职后,陈敬云也一直没有给他另外安排。

马成始终是最早跟陈敬云起家的人了,虽然能力有些欠缺,导致在巢湖战事中拖得太久,并且险些让第五混成旅全军覆没,这事他肯定是有责任的。但是陈敬云也不好太多的处置他,也得寒了那些老部下的心,毕竟谁能无过,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是常胜将军不是,再加上马成在国民军中算得上是战争经验丰富的高级将领了,杭州之战,苏南战事,皖南战事中他都参加过,就这么弃之不用是可惜了。

所以一番斟酌后,陈敬云再一次把马成找来谈话,一番勉励后就让马成去当这个作战次长了。

尽管现在有两个次长帮沈纲分担日常工作,但是王麒和马成分担的只是他以前的一些日常繁杂任务而已,而那些他主要工作却是无法分担的。平常时候还好,一到现在这种需要制定新作战计划的时候他就是忙得不可开交了。

在沈纲的带领下,参谋部很快就是完成了具体计划的制定,两天后陈敬云下令调第十八混成旅归入第三军指挥,并即刻展开苏南渡江计划。

林肇民早就已经开始准备相关的前期行动了,正式命令一下后,他就是在海军的配合下,在江阴进行渡江,并在海军和江阴炮台的掩护下快速渡江,仅仅是一天时间后第三师就是完成了渡江,然后直扑数十公里外的泰州而去,紧接着第十八混成旅也是紧随其后渡江,并担任第三师的预备队,而第十一师也是分别接过了常州到上海乃至杭州的全部防务。

第〇三九五章泰州大捷

江北解家庄内,北洋军第二军的指挥部设立在一栋不起眼的宅院之内,之所以没有选择富丽堂皇的大宅院,一方面是因为这解家庄里就没什么富豪之家的大宅院,再者国民军的空军猖狂,时不时的就会找一些明显的北洋军目标进行轰炸,之前第五师的师指挥部就受到过国民军空军的轰炸,虽然没有太大的损失但是也死伤了好几人。所以冯国璋的军指挥部也就选择了较为隐秘的地方。

此时已经是上午时分,窗外的阳光透过了窗户照射进来,让里面的会议室充满了阳光,而不会和下午和傍晚时分一样显得昏暗,会议室中有着冯国璋以及一大群的北洋将领,而他们此时都是听着一个少校正在回报着前线军情。

“根据前线第七师回报,加上我军从其他方面探知的消息,已经可以判定昨日从靖江渡江的乃是敌军第三师徐离善部!”

国字脸少校继续说着:“该部从数天前就已经进驻江阴地区,并做着渡江的准备,我军为了避免在滩头和敌军交战而遭到敌舰炮的轰炸而选择放弃了滩头阻击。第七师已经在扬州到泰州一线做好了迎头阻击的准备,并与今日凌晨时分和敌军前锋部队交火,我军第七师英勇奋战给予敌军重大杀伤,据不完全统计杀伤敌军五百余众!”

少校说道这里后停下,而一边的冯国璋开口了:“南边的国民军终于是等不住要动手了,他们在安徽久攻不下,现在是终于忍不住在苏南动手了,现在我们就是要给他们一个狠狠的回击!”

“不但第七师要做好泰州到扬州一线的防御,第五师也要加强防备,防备敌军从其他地方发起渡江,也要防备敌军从安徽方向突进!”冯国璋继续说着:“另外给第八师张勋去电,把这边的情况给他通报一下,再让他做好准备,防备敌军绕过我军突袭淮安和盐城。”

此时,靳云鹏道:“你看是不是让唐兄的第十师和于兄的第二混成旅抽一部分回来。”

冯国璋却道:“第十师和第二混成旅的正面有着敌军至少两个师的部队,正面压力很大不能轻易抽调。不过嘛,滁州持续空虚也不是办法,得再给老头子发个电报告急,让第十一师早日南下,要不来让二十师和二十三师来也成啊!”

冯国璋话虽然如此说,但是下面的那些第二军的军官们听到这话却是面露忧虑之色,冯国璋向后方求援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早几个月前就希望徐树铮的第十一师南下了,可是后方的段祺瑞迟迟扣着不放,而袁世凯也是默认了段祺瑞的做法,直到巢湖失守后才出口让段祺瑞把第十一师往前移了一段到达了蚌埠。后来第十一师迟迟不来,冯国璋就说第十一师不来也可以,但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至少也得来一个师,这样段祺瑞倒是准许了,但是人家第二十师的师长潘矩楹和第二十三师的师长孟恩远也不傻啊,自然不肯乖乖地听从段祺瑞的话就上江北前线和国民军拼死拼活,都是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在后方坐看前线大戏的心思,反正不管是徐树铮还是潘矩楹还是孟恩远都是不想当第二个张勋。

这让前线的北洋第二军上下都颇为担心,自从八月份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