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节
事要地,之前黄兴进行战略部署的时候也是在镇江放了一个江苏第三师,用来预防北洋第八师的渡江进攻,前几天张勋的部队倒也已近到达了长江北岸地区,也尝试过了几次小规模的渡江作战,不过由于规模太小加上是渡江作战,所以都失败了。
然而黄兴被孙文劝说的去了安徽,黄兴在南京带走了江苏第一师,第二师以及他的警卫团和其他一些部队总数两万多人,但是在镇江那边的江苏第三师他却是带不走,一方面是距离太远,黄兴来不及把部队调回来,而另外一方面镇江的江苏第三师正在和张勋部进行交战,尽管规模不大但是要是撤退的话很可能变成溃败,诸多情况结合起来就造成了黄兴虽然带着南京的部队走了,但是镇江那边的部队他却是没办法带走。
江苏第三师的师长是董宏,他个人也是留日出身早年就跟着孙文干革命了,也跟随在黄兴后头策划了好几次的起义,辛亥后他一直跟在黄兴身边,南北和谈后黄兴裁撤南京附近的民军,他就先是担任了第八师的副师长,然后黄兴把第八师改组为江苏第一师,并以此为基础组建江苏第二师,第三师的时候,他就是顺利出任江苏第三师的师长,这从关系上来说算得上是黄兴的嫡系下属了。
这样的他得知黄兴竟然不顾自己跑到了安徽去的时候,那心情叫一个郁闷。当时张勋那边也是知道黄兴跑了,也不正面渡江了,而是绕了五六里之外开始渡江,试图牵制住镇江方面的部队,并等待那就方面的第五师来援。
这样的情况下,他董宏心里埋怨黄兴之余,也只能是迎着头皮继承撑下去,并紧急向杭州方面求援。
正是他的求援,杭州方面才调了第一师紧急奔赴镇江接应江苏第三师。
冯勤身为参谋部总长,对这些情况自然是清楚,当即道:“目前镇江的董宏依旧坚守着,不过从他回报的情况来看,由于南京的失守造成他们没有补给,目前军心士气也很差,恐怕是拖不了几天时间!”
陈敬云点点头:“给他去电,让他坚持住,补给方面我们给他补给!”
随即转头对孙广亮道:“孙总长,这事你安排一下,等我军一到达镇江后,及时对江苏第三师进行补给!”
孙广亮道:“明白!”
第一师对镇江的增援很快,这个主要是通过了沪宁铁路,也算是让国民军第一次感受到了利用铁路进行快速机动的便捷性。东南部的铁路大致是从杭州开始到上海有一段沪杭线,然后上海到南京这一段是沪宁线,这两条铁路是相连的。而这一条铁路也是国民军在苏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的基础所在,尽管从杭州出发到镇江的铁路路程有着四五百公里,但是也远远比杭州到南京单纯走路强得多。
第一师前往镇江增援时,第四师也是紧随其后,除了留下一个团驻扎在上海以及铁路沿线外,第四师的两个团主力部队也是沿着沪宁线前往镇江方向。
负责制定详细作战计划的作战司司长梁训勤如此对陈敬云解释这一次的作战计划:“我军通过沪宁线和沪杭线快速机动到镇江,集中一个师加一到两个团的兵力形成优势兵力先守住镇江,然后镇江方面的部队再和溧水方面的部队相配合攻取南京。只要两者配合的好,那么是完全可以在南京方向形成对北洋军的优势兵力的。”
按照这一作战计划,那么国民军将可以在南京集中三个师的兵力用来进攻南京,如果顺利的话将可以一举南下南京城,彻底挽回现在的危局。
第〇一九三章伍世钟
“从现在的态势来看,我军在上海往内陆延伸的长江南岸地区是安全的,北洋军第八师虽然在南通方向有部分兵力,但是通过情报得知数量并不多,张勋把第八师的主力都集中到了镇江的长江对面,试图和南京的北洋第五师配合攻占镇江。而且我军的海军部队在萨将军的带领下已经控制长江,目前已经派出舰队前往镇江地区。”作战司司长梁训勤为在座的诸多将领们解释着战局。
本来海军早就可以沿江西进的了,不过之前长江沿岸的江阴炮台并没有被国民军掌控,萨镇冰为了保险起见也不敢硬闯,一直等国民军第一师派出部队攻占江阴炮台后,江阴炮台上的守军才意识到天下真的要变了,而后很快投降,等国民军掌控了江阴炮台后,萨镇冰才带着舰队继续西进。
梁训勤继续说着:“有第四师的部分兵力和海军方面的封锁,张勋的部队不可能在镇江以东的长江渡江,鉴于此,我军将东线之第一师,第四师的主力都用于镇江方面的作战所用!”
陈敬云听罢也是点点头,然后左右看了一眼,才找到了航空联队的指挥官伍世钟,当即道:“伍上校,航空部队那边怎么样了,什么时候才能给部队提供情报支援!”
陈敬云这话听在伍世钟耳中,就像是变成了质问一样,本来第一次参加这样高级军事会议的他就有些紧张,现今让陈敬云这么一问,立刻就让伍世钟有些脸色通红。由于航空部队现在没有成立单独的兵种,只是挂在了参谋部之下,严格上说起来就是陆军航空兵。所以平时里一些高级军事会议航空部队人是挨不着边的,不过陈敬云对航空部队历来重视,所以就特别要求航空部队的指挥官伍世钟日后也可以来参考高级军事会议。
所以,伍世钟就出现在了怎么一大群将军里头,环视在座的军官们,基本上都是少将以上的将军,校官只有那么几个,而且这几个校官里头好几个都是属于旁听性质,根本就没发言的资本,更加不用说能够被陈敬云亲自提问了,所以伍世钟这么一个上校多少就显得有着晃眼了。
纵然有些紧张,但是伍世钟还是立刻回答着陈敬云的话:“报告司令,我航空联队下属的两个中队昨日已经进驻溧水基地,现已能够进行侦察作战,另我部已经准备在江阴设立第二个基地,预计两日后能够完成转场工作!”
“这有些慢了,你还得催促他们务必加快行动,尽早在江阴设立基地。另外在溧水的航空部队也要加速对周围地区进行侦察,确保我军的情报来源!”陈敬云是有些不满航空部队的举动的,这都那么多天了,但是航空部队目前还没有拿出一份可用有效的侦察报告来。
不过这也不能单怪航空部队,现在国民军航空联队中装备的飞机虽然分为了侦察机和战斗机以及轰炸机,不过他们的原型机都是同一架,大致的飞行系数也差不多。速度大概在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然后续航时间为三个小时,也就是差不多三四百公里的航程。而这点航程当初航空基地设置在杭州的时候根本就覆盖不了广大的苏南地区。因为四百公里的航程换成作战半径的话只有两百公里,而且不管是侦察还是战斗或者轰炸之类的,总不能笔直的飞过去然后飞回来就可以了,总的到目的地上空停留一段时间来完成各种任务。所以说当初在杭州方面的基地距离镇江和南京就太远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航空部队迅速在溧水开辟了一个航空基地,反正这年头飞机的起降要求很简单,只要有一块平整的空地就行了,麻烦的就是补给之类的。所以不用两天工夫,历史那边的基地就完成了,然后一个侦察中队和一个混合中队就转场了过去,至于江阴那边还要等一等,毕竟国民军占据江阴不久,开辟航空基地的时间在短也要一两天时间。
“司令放心,我航空部队一定能够完成各种任务!”伍世钟打着包票。
对于伍世钟的打包票陈敬云也没说什么,只是微笑着示意他重新坐下,然而众人又是分析了一边镇江和南京那边的战况,总体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变数,国民军和北洋军目前也没有开始什么大规模的作战。
镇江那边国民军第一师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