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辛亥大军阀 > 第202节

第202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军官们也全部取消休假,少数回到福州休假的军官都是乘坐高速客轮赶回部队。后勤部更是紧急向前线地区运送了大批量的军用物资,孙广亮扬言假如真的有战事发生,后勤部在浙北地区囤积的军用物资足以支撑第一师第二师半年作战之用,而且在浙北地区准备了大量的牛马驴骡畜力,随时能够为进行远距离机动作战的部队提供补给。

只要北洋军有着大举南下的动向,那么这两个师的部队就会按照目前作战司制定的计划迅速北上支援黄兴的三个师,夺取上海然后在苏南一带依靠南京为中心进行阻击作战。后续的国民军也会陆续北上,比如第七师,第四师,战略目标就是将北洋军挡在长江以北,避免北洋军进入浙江。

当浙北地区的国民军第一师、第二师处以战备状态,准备着随时迎接北洋军的大举南下时,北边的袁世凯却是没有大举南下的心思,最后只是发了几封抗议电报了事。这让国民军的大批军官们放下了心来。

别看现在的国民军也有七八个师了,少说也有十万之数的总兵力,之前也打过一场杭州的战事,那一场持续了近十天的战事让国民军得到了大规模作战的经验,这一场上万人规模的大战让国民军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战争。战后国民军第一师的伤亡虽然很大,但是为了将第一师的作战经验推广到全军,除了将实战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和要点编练成册外,陈敬云还特地抽调了相当多部分的第一师军官到福州军校中担任教官,然后又抽调了相当部分的军官乃至士官到其他部队当中,用以加强其他部队的战斗力。

可即便这样,国民军的战斗力也不是说有多强了,面对朱瑞这样的地方军阀部队都感觉到如此吃力,假如对上北洋军这支国内第一强军,那么能不能打下去就是个问题了,至少绝大多数的国民军军官自己都不认为国民军能够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击败北洋军,更别说以少击多之类的了,作战司制定战略的时候都是按照10比7,乃是10比5去考虑的,下属的第一师和第二师内部制定的多种作战预案中,也是把集中优势兵力当成了第一考虑之要求,任何进攻都必须确保兵力两倍于北洋军。

民国初年的北洋军给国内诸多军阀带来的压力有多大是后世人无法想象的,尤其是袁世凯刚当上总统的这年,北洋军完全还在巅峰状态。这也是之前陈敬云为什么一直极力和袁世凯避免冲突的原因,甚至当时都考虑过投向袁世凯哪一边。只是事情的变化总是出人意料的,陈敬云想低调,但是偏偏低调不了,浙江里的杭州一战彻底暴露了国民军的实力,更加暴露了陈敬云的野心。

现在陈敬云和蔡锷一样,都被袁世凯当成了心腹大患,还是那种不除不快的那种。

不过这时候,手里没钱,还等着善后大借款的袁世凯还是得先忍一忍,所以面对陈敬云在广东方面的进军,他只是发表了电报谴责一二,但是并没有在苏北地区做出相应的军事举动。

不过,袁世凯也好像是被刺激到了一样,还不等部署在河南的北洋军第九师成军,就迫不及待的宣布组建第十师、第十一师两个师。

这两个师和之前扩编的几个师不一样,之前新编的第七师、第八师、第九师都是从原有的部队升格而成,顶多就是补充了相当部分的新兵和军械而已,但是主体还是原来的部队,比如第八师的主体就是张勋的江防军,第九师就是原来的河南新军,而第七师则是直隶混成协,充其量只能说是扩编,而不能说是新编。

然而这个第十师和第十一师却是不一样,之前并没有主体部队,而是袁世凯从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十六师中抽调军官和部队资深士兵为骨架搭建起来的。而且这也不是大编制抽掉,而是最多也只有营一级别的抽掉,避免让新编的第十师和第十一师受到原来部队的影响,而且诸多的基层军官都是直接抽掉的保定军校在校生。

袁世凯之所以费心思新组建这两个师,一方面是因为南边的压力,而另外一个方面嘛,则是北洋内部的关系。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来,他发现下面的部队似乎有些不太听话了,一些将领在外头待久了似乎性子也是变坏了,虽然现在说还能指挥的动,他老袁说句话别人还得听,但是谁也不知道日后会怎么不是,所以为了防患未来之变故,老袁就准备新建两个师了。

袁世凯对陈敬云在广东的举动没做出什么实际性的反应,而孙文则是支持陈敬云出兵广州。然而南方的其他军阀反应却是不一。

第〇一六六章陆荣廷的野望

江西的李钧烈是孙文的死忠,基本上孙文说什么他也就说什么了。江苏都督是个空架子,不提也罢。安徽那边嘛,都督柏文蔚倒是个国民党的人,安徽向来也是被认为是国民党的势力范围之一,只是安徽里面的两个师能听谁的还不知道呐,不过目前安徽还是柏文蔚当都督,所以也就顺从了孙文的意思,支持陈敬云出兵平定广州兵变。

然后四川还乱成一锅粥,对外界的事情不关心也关心不了,然后湖南湖北这两个地方却都是保持了一种所谓的中立,只是呼吁大家要克制,不要乱来啊之类的。

至于蔡锷和唐继饶两个人嘛,态度有些暧昧,广州事发多日后都没有怎么表态,一会说要让陈敬云保持克制,切勿妄动全国和平大局,而另外一方面却又是说广东之政局是应该由广东自身来决定,中央随随便便就派龙济光前往广州也是不太好。其实云贵那边也是自身矛盾的,蔡锷现在还惦记着全国和平统一,已经数次公开自己要在明年年初北上,并说会辞去云南都督一职,蔡锷如此态度让南方的军阀们都相当不满,尤其是陈敬云。早些时候陈敬云还对蔡锷辞去军职迎接和平大统一的打算是有着敬佩的,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国内局势越来越紧张,明眼人都知道北洋军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大举南下,可这个关头里蔡锷还跑去北京,试图让全国和平统一,不得不说他的想法很好很天真。

蔡锷自身要北上,陈敬云不怎么关心,关键的是蔡锷手里掌控着云贵两省啊,万一蔡锷北上的时候顺便把云贵两省的地盘也交给北洋了,那么南方大局就彻底败坏了,没有了云贵两省的牵制他陈敬云只靠闽浙两省根本无法抵抗北洋之全力进攻啊。

所以陈敬云亲自给蔡锷去了数封私人信件,讲述蔡锷北上的风险,更加说如果蔡锷一北上,那么就是北洋南下之时。眼见着蔡锷要走,陈敬云也是准备着其他的应对方法,而最简单的就是和唐继饶联系上。

现在担任贵州都督的唐继饶虽然在蔡锷没走之前算不上什么,但是蔡锷一走后,那么身为滇军系统的第二号人物,唐继饶接管滇军理所当然的。

基于这个原因,陈敬云已经和唐继饶取得了联系,为了打好关系陈敬云甚至给唐继饶送去了两千支杂牌步枪,这些杂牌步枪都是国民军库存的杂牌qiāng • zhī中的一部分,国民军控制了闽浙两省后,在整编和击败朱瑞之后,缴获了很多杂牌qiāng • zhī,比如日造,比如曼利夏,比如水连珠等等。现在国民军部队当中,主要是装备了三种型号的qiāng • zhī,从德国购买的1888委员会步枪,从闽浙两省收集而来的汉阳造,然后就是福州兵工厂制造的12年式步枪。这三种型号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所用的子弹却都可以是七九圆弹,12年式步枪是七九圆弹也可以,七九尖弹也可以,所以在子弹的后勤上并不会造成太大的麻烦。至于部分杂牌qiāng • zhī,原则上是不再使用,不过现在国民军正在持续扩编当中,福州兵工厂虽然日夜开工,但是步枪的产量用来供应正规野战师都还不足,哪里有余存的供应地方守备部队啊,所以一些地方守备部队都只能是装备杂牌qiāng • zhī了,其中数量较多的曼利夏,日造这两款枪就被用来装备地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