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
“摄政王,难道南边真的支撑不下去了?”隆裕好不容易止住了哭,一边擦着眼泪一边问载沣。
载沣却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虽然他年轻但是他湖北前线和南京那边的军事格局也是知道的,那根本就不是北洋军不能打,而是不愿意打。
沉思片刻后他才道:“前日湖北的段祺瑞和第一军的诸多将领连同上书,请求共和。”
一边的溥伦却道:“这还不是袁世凯搞出来的事,他要是不发话,段祺瑞那里敢这么做!”
这时候,徐世昌站出来道:“现在度支部那边已经是拿不出来银子来,这两个月的战事已经把户部的最后存银耗光了,就算要继续打,也是拿不出军费来了!”
他说的半是实话,半是假话,实话是清廷是真拿不出钱来维持军费了,不但把度支部的钱花光了,就连隆裕都从内裤里拿出了百万两银子。然而北洋上下十余万大军,战争时期的消耗可不是小数目,清廷拿不出钱来就得靠袁世凯自筹。这段时间老袁为了军费是煞费苦心,从李鸿章时代就积攒下来的北洋家底也往外掏出了不少,真要继续打下去的话没准老袁就得把底裤给当了!
可是另一方面,满清权贵是真没钱了吗?不是,世人皆知奕劻富可敌国,可是在这场事关清廷国运的战争中却是一毛不拔,不但奕劻如此,在座的权贵重臣中那一个不是富得流油,可是要让他们拿出钱来当军费,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了事。
所以说北洋要和南边和谈,除了袁世凯想当大总统这个因素外,还和经济有关。朝廷和一大帮子的满清权贵不拿出钱来当军费,难道真的要把北洋的家底彻底掏空嘛,这事李鸿章当初就干过,结果北洋水师给赔进去还不算,还把北洋系统的家底也折了个七七八八,最后的结果就是李鸿章下台。接李鸿章班的袁世凯辛苦维持北洋十余年,一步一步发展才重新有了今天这份基业,袁世凯自然不想让李鸿章的旧事重演。
隆裕刚想说自己内库里还有数十万两的黄金,可是想起下面的重臣里头个个都是富得流油但是一毛钱都不肯出,妇人的性子也是上来了。眼看南京也丢了,南北要和谈,听这和谈的意思是要退位,不怕万一就怕一万,万一到时候真的要皇上退位的话,宫里没点银子备着难道到时候要饭去,索性也就不提这事。
接着一干人又是议论来议论去,军费没人再提起,而是讨论起关于和谈起来。
“南边的党人要和谈,如果要立宪也不是不行,可是要皇上退位的话那是万万不可!”载沣的话代表了绝大多数满清权贵的意思,和谈、共和之类的他们觉得也能接受,但是他们的底线却是立宪,保留住皇帝的名头。
“怕是南方党人不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