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爱国军阀 > 第635节

第635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以建设的铁路还真的不多。考虑到苏俄控制北满铁路完全采用宽轨,日本控制南满铁路则采用正常轨道,京哈线秦皇岛到锦州一线,紧靠大海,若是战时日本人依靠海空优势,完全可能截断关内与关外的铁路联系。考虑到未来对日俄用兵的需要,决定修筑一条连接北京到吉林四平的铁路,如此不但大大缓解了北京到长春、到哈尔滨的距离,更为重要的,在战时的时候,就不必受制于京哈线了。确定对中小企业、民族实业的扶持政策,通过东北发展银行,对农作物强县建设与中小企业建设,在募集等方面进行资助。在东北进行屯垦的基础上,决定以东北发展银行的名义,支持在东北建立起20个玉米生产强县,15个大豆生产强县,14个甜菜生产基地。决定扩大抚顺煤矿,朝阳煤矿的生产规模,扩大鞍山钢铁基地的生产规模,在长春、在沈阳、黑龙江等地建立起十余个轻工业基地,如此以发展东北经济。……。这天谈到关内移民问题,自从1861年黑龙江将军允许开荒以来,内地民众就大规模的涌入东北进行开荒。大家感叹东北地广人稀,感叹小日本、苏俄黄白两大帝国侵略日紧,东北局势之危险。杨兴点点头,笑道:各位,东北处于黄白两大帝国的狭缝中,黄白两大帝国一心想将东北据为己有,如此主政东北,甚为不易啊。我们要如何应对黄白两大帝国的夹击?在东北屯驻重兵,国家刚刚统一,民众还十分贫穷,如此力所不及亦。我们要做的,就像西欧列强、象小日本那样于兵于民之中,除了正规军外,建立起我们非正规军,如此当我们与苏俄、小日本发生战争的时候,可迅速建立起数十万、数百万的军队,以与其对抗。各位,我前段时间看东北地势,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嫩江平原,其面积可比华北平原还要大啊,其土地肥袄,出产甚多,足可以支撑未来与小日本、与苏俄作战后勤补给需要啊。而小日本、苏俄则想吞并满洲,作为其未来侵略中国的基地,如此我们怎么办?那就是鼓励山东、河南、河北等内地民众迁居东北,就是在东北平原上进行大规模屯边,就是除了正规军外,平时训练一支能保境安民,战时可随时奉调前线,支援正规军作战的地方保安团。王永江感叹道:总司令,这,这,我们难道还要准备打仗吗?杨兴沉重的点了点头,说道:是的,那种认为黄白两大帝国会坐视丧失控制东北机会的观点是非常幼稚的。在未来20年,其他国家若真的要侵略我们,也只有小日本、苏俄了。小日本、苏俄要侵略我们,东北就是他们的跳板。如此建设东北,充实我们国民政府在东北的实力就刻不容缓了。王永江接过话题道:院长,对黄白两大帝国,张老帅在主政东北的时候也深有感触,老夫在作为张老帅幕僚的时候,也曾经主动推动关内民众移民东北啊。经过几年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一股移民风潮,每年移入民众接近50万之数(史料记载,从1912年到1949年,总攻有1830万人,年均48万人)如此只要坚持数年,我们汉人在东北扎根之后,小日本、苏俄再想将我们赶出东北,难上加难啊。院长,虽然如此,关内民众移民东北也有诸多困难,那就是真正定居下来的甚少,这几年下来,每年定居的不过20余万人之数(史料记载,民国年间,定居的有782万人),如此有6成民众选择返乡啊。杨兴站起来,想到前世打工生活,良久答道:王省长,如今交通十分不便,从关内到关外至少需要月余,闯关东谋活路,这可以理解。但为何民众竟然愿意舍弃自己劳动成果,返回土地稀少吃不饱穿不暖的内地呢?这,或者是我们这些当政者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啊。一听杨兴问起内地人返乡问题,众人七嘴八舌,说过不停,有抱怨关东治安太差,各地盗贼横生,有抱怨地方官员贪污横行,有抱怨闯关东老人强买强卖的……不一而举。

第四百九十八章xīn • jiāng解放

听完这些,杨兴陷入一片沉思之中,良久确定由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姜登选担任主任,成立关东开发办公室,以解决移民问题。

为东北移民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改善移民地区的基础条件。

东北建设兵团为骨干与中心据点,建设100个拓荒区,以鼓励内地民众前来拓荒。

由各个建设团组织拓荒民众,对拓荒区的道路、水利进行整修,以改善拓荒地区洪水泛滥,道路不通的现状,建设团需担负起拓荒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

晓喻鲁、豫、冀、晋等地,地方罪犯一律发配到北大荒与军队一起屯田。

召集各地缺地少地的贫农、佃农,由政府补助单程火车费,前往东北垦荒,政府可以为开荒民众贷取耕牛、农具、种子,支持内地民众前往开荒。

每个内地民众在缴纳20个大洋,或者在五年内分期归还30个大洋的,可以获得30亩荒地的所有权。

开荒民众除了参加政府组织的水利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外,在前三年,政府免除开荒民众的一切税赋。在三年后,则按照2成征收。

为对抗流落在东北各地的胡匪骚扰,政府鼓励开荒青壮年参加各地保安团,对参加保安团的,将在参加劳役方面,税赋方面给予优惠。

鼓励民众积极参加拓荒地区管理工作,在每个拓荒区,每20平方公里建立一个拓荒乡,每年由拓荒者自由选举拓荒乡长,保安队队长。

在每个拓荒乡,民众税赋的3将作为拓荒基金(在前三年也需要缴纳该项基金),用以对开荒者进行互助与帮助。

……

在东北正紧锣密鼓的进行战后经济建设,特别是以拓荒的屯边政策时,在辽远的xīn • jiāng,也传来一个好消息,中国最后一个军阀,xīn • jiāng省主席杨增新宣布易帜,如此除了tái • wān、xī • zàng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统一。

原来,在大西北,邓锡侯部经过连续苦战,相继歼灭马麟部、马祥福部在河西走廊主力后,占领武威、金昌后,自民国开始,长期统治甘宁青的马家分裂势力基本瓦解,不得不接受杨兴改编要求,当即将甘宁青诸马势力整编为3个团,分别编入汉军各部。

在处理马氏在宁激,国民革命军逼近嘉峪关,xīn • jiāng督军杨增新震动,派出使者前来商议和平整编事宜。

杨增新,有人说在近代,若是没有左宗棠、杨增新二人,xīn • jiāng绝对会像外蒙那样,被苏俄瓜分去。

左公就不用多说了吧。在清末农民大起义中,叛军一度逼近西安,整个西北差点被dú • lì出去,是左公率领所部,光复陕西,甘肃、宁夏、青海、xīn • jiāng,如此大的功臣,在历史书上仅仅简单数笔描述而已。

这个杨增新,功勋虽然不可能与左公相媲美,但是无论如何,他也尽到一份地方督抚的责任。

杨增新1859年出生云南,1888年中举,次年联捷进士。初署甘肃中卫知县、河州知府,1900年任甘肃提学使兼武备学堂总办。1907年入疆任xīn • jiāng陆军学堂总办,兼督练公所参议官。1911年升任镇迪道兼提法使。

中华民国成立后,初被袁世凯任为xīn • jiāng都督兼民政长,后拥护袁世凯称帝,并受封一等伯爵。袁死后,长期担任xīn • jiāng省长。

在内政上,杨增新实行“无为而治”的原则。首先在政制财政上有所改革,以利统治,包括更有效率的调整建治,使各地更易于为迪化所控制,此外整顿吏治,打击中饱,使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并实行裁军。

在民族和宗教的政策上,杨采用了怀柔牵制的政策以防止了dòng • luàn。一方面以对各族上层王公的笼络支持,并使其中各集团互相牵制,少数民族之间、回汉之间也尽量使之互相牵制。在宗教方面,以不干涉人民的宗教为原则,但希望维持当地伊斯兰教现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