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爱国军阀 > 第559节

第559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物,七次北伐都没有成功。若因此指责杨兴拥兵自重,实在有失偏颇啊。

况且,当日孙先生在两广地区受陆荣廷等人制约颇多,杨兴也刚刚一统西南,若因此指责杨征东,实在有失偏颇。

还有,在那个时候,是杨兴第一个通电拥护先生,第一个在省政府人事任免上,率先通报先生。

哲生兄,若说杨兴与陈炯明勾结,支持其炮打总统府,社会上虽然有这种言论,但是谣言止于智者啊。不说在这之后,杨兴率军征讨陈竟存,哲生贤侄你试想想,若是两人曾经勾结,陈竟存难道不将其公之于众。在重组国民政府的时候,杨兴不过依靠陈炯明收留一些粤籍党人而已,这只不过政治权术而已。

哲生兄,观杨兴这几年种种行径,其与先生的分歧,最大的不过北伐时机而已。其主张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不率军北伐。以今日观之,不到半年,北伐军势如破竹,一举光复南方十余省的统治,光复西北诸省,这么说来,杨兴并不是什么投机者,反而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是一个意志坚定的革命者啊。

孙科愤懑道:觉生兄,只有你认为杨兴是一个意志坚定者的革命者,但从其种种行为来看,其就是一个革命的投机者,是一个读才者,是一个权谋者。

21年家父倡议北伐的时候,其在后面拖后腿,当期掌握权柄后,便马上将自己装扮成北伐的鼓动者。太炎先生,我已经看透了这个杨兴,就是要排除家父在革命党人的地位,就是他造成家父郁郁而终。

听孙科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杨兴,居正除了概括怎么这么多名人的后代竟然如此平庸外,在综合权衡后,只好结束会谈,回到寓所。

孙科见游说工作失败后,在与胡汉民、戴季陶等人结拜的章太炎,一见章太炎,孙科大哭道:太炎先生,家父辛苦革命四十余载,如今死于国事,家父死得真的太冤啊。

章太炎大惊,连忙扶起孙科道:哲生贤侄,盟兄病逝,举国悲哀。哲生贤侄缘何口出此言。

孙科摇头道:太炎先生,难道你没有看出来吗?那个杨兴以民主之名,实读才之实。先是割据一方,不听家父号令。后来竟然公开架空家父,如此让家父郁郁而终啊。

章太炎站起,默然道:哲生贤侄,这个杨兴虽然有种种不是,但其所行所为,多为大局啊。当日没有听从逸仙兄号召,举兵北伐,实乃北伐时机不成熟啊。

今日全力北伐,更显其爱国热情啊。

孙科面色一沉,不满道:太炎先生,世人多说先生为中国良知,怎么今日面对杨兴的时候,竟然丧失原则,奴颜婢膝呢?

先生,袁世凯专制读才,你公然当面大骂袁世凯。家父在世的时候,若有任何意见分歧,你都开记者会,公然批评家父。

太炎先生,怎么今日面对杨兴,竟然奴颜婢膝,竟然堕落为杨兴的打手,成为御用文人呢?

章太炎一听,颇为激动,这几年来,作为光复会前领导,在光复会与同盟会分道扬镳后,其一直以批评者面目出现在国人面前。在这之后,章太炎最引为豪的当面带着坠扇到新华门(中南海)大骂袁世凯,多次当面批评孙文。

现在一听孙科如此批评自己,内心颇为激动,章太炎摇头道:哲生贤侄,此言差异。那个袁世凯包藏祸心,我章炳麟为了中国教育大骂袁世凯,正为其时。

令尊虽然一直为果名档之尊,但是只有其名,没有其实。辛亥革命成果,多赖我光复会同仁前赴后继而已。令尊计划短浅,鼠目寸光,很多起义往往在事先就已经注定失败。令尊天生性格偏狭,不能容忍别人批评。令尊为人鲁莽,耳朵软,意见常常被身边几个小人所左右。令尊虽然名义上为果名档首领,但是非常嫉恨人才,其重用者,不过粤籍人士与二三亲信而已。

……

令尊如此行径,难道不该骂吗?

反观杨兴,其谋略深远,在袁世凯倒台的时候就开始谋略北伐,并且一直为之奋斗。

杨兴性格大度,只要认识到自己错了,都会进行纠正。如此让很多人愿意向其提意见,而且敢于提意见。

杨兴不拘一格重用天下大才,自从成为川督以来,一直网络天下英才为其所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