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节
本来有心通电下野,但无奈粤军各部在邓本殷战败后,复仇声望甚高,叶举等嫡系将领全部反对,认为现在还有5万之众,完全可以一战,从而丧失和平解决的可能。
8月18号,在对刘震寰各部整编之后,利用粤军各部向广州、韶关方向靠拢之机,李宗仁率领国民革命军第11师袭取贺州,向韶关逼近。
在邓本殷部被消灭消息传开后,朱培德等北伐军残部士气大振,当即在熊克武督导下,于9月14号向韶关发动攻击。
陈炯明、叶举为了挽回失败的命运,利用三水三面环水,再加上西樵山地势险要的特点,早已将主力集中在三水,决心与杨兴决一死战。
看到自己劝降书信没有起作用后,陈炯明、叶举竟让将大军集结在三水,与自己决一死战后,在简单分析敌我力量对比后,决定对各部进行调整。
令北线的李宗仁转攻清远,得手后,绕道惠州,截断陈炯明退路。
而中路则集中第3师,第8师、第9师三个师,加上炮旅,会攻三水。
根据粤军驻军特点,其部分前后两个阵地,一个以龙山、万明楼、凌云山为据点,驻军约一个师,据险扼守的特点。
考虑到山地作战,杨兴决定调8师一个旅佯攻龙山、万明楼,而其主力主攻凌云山,在凌云山建立炮兵阵地,由第3师进攻三水城内粤军。第9师、教导旅则为战略预备部队。
第8师前身为滇军,擅长山地作战,攻击两天后,在凌云山周围只是建立了数个小山坡,远未达到战略预期目的。
杨兴大怒,当即令白崇禧前往协助,原来是山势东西走向,粤军在纵深上三台建有重炮部队,在我军攻击下,重炮齐发,不但延误了攻击进度,而且造成攻击部队大量伤亡。
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上三台上粤军重炮不过5门,当即白崇禧制定了一个大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