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节
而这个刘翰林,则被警卫营拉到街上,游街示众。
张澜大惊,看着杨兴道:征东,刘翰林乃一代名士,若是游街示众,如此恐害其性命,如此恐其自杀啊。
杨兴眉头皱了皱,看着众人道:各位,为了一个发髻,搞出人命得不偿失。这样吧,让其游街两个街头吧,让地方派出两个人,看管其3个月,防止其自杀吧。
赵熙摇头,苦劝道:督军,刘翰林乃川省名士,若是因此而自杀,恐于督军不利啊。
杨兴哈哈笑道:赵先生,请勿多言。推行新政,正无一物显示我等决心。现在正好利用刘翰林的发髻,以昭示全川。
再说,自杀乃一个人过激手段,天大的事情,经过3个月也能够想明白。我派出人员看管其三个月,定可防止其自杀。
于是,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刘翰林被推出游街示众。
在回来的路上,车上一片沉默,良久秘书无非白问道:督军,今日好好的一个拜会,竟然搞得大家颇不高兴,这,这?
杨兴笑道:伍先生,你想想,自民国以来,地方离心,政府权威丧失。今日先是延聘这些名士为顾问,以示恩。然后,然后拿那个刘翰林开刀,以立威。如此方叫恩威并施啊。
伍先生,你知道,我年龄较轻,威望难以压制这帮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才可以。
让人感到安慰的,这个刘翰林没有自杀,在结束看管后,无颜见巴蜀豪杰,带领一家老少回到乡下,过着清闲的日子。
而赵熙等人则在数日后,陆续获聘为顾问。
杨兴根据各人才学,任命尹昌龄为绵阳专员,任命宋育仁为工业厅副厅长,如此川政逐渐进入正轨。
第一百七十四章汪精卫的调解
而在8月下旬,孙文特使汪精卫来到成都。
汪精卫一到成都,就大喊大叫,他这次受命前来,是劝说杨兴参加护法战争,斡旋川滇纷争的,听闻军情处副处长赵渭宾报告,一路下来,这个汪精卫就声言护法运动的必要性,就劝说斡旋川滇纷争的必要性。
更让人气恼的,由于有卢师谛的穿针引线,这几天,杨庶堪、黄复生等人隔三恰五就来劝说杨兴,正如杨森分析的那样,这帮革命党人,欺负督军年龄较轻,欺负督军威望不够。
每每听到这个,就让杨兴神伤,对护法运动这块,作为穿越者,杨兴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就是袁世凯版本的临时宪法,真正施行起来,也颇为不容易啊。要知道百年后,很多宪法精神还停留在纸上啊。
所以,要实现法制,需要慢慢来,像美国那样,只要有一公平公开的选举机制,二十年三十年后,中国一定会建立起完善的民主制度。在这个问题上,杨兴不是无条件支持,而是有所保留的。
汪精卫一到成都,就提出调解要求,要求杨兴公开声明,加入广东护法军政府。
鉴于广东护法军政府财政困难,每年向其提供200万大洋的财政支持。
要求杨兴扣留刘存厚。
要求杨兴恢复前清对滇黔二省的协饷制度。
要求满足唐继尧的要求,对戴戡之死赔礼道歉。
听到这里,看到罗纶等人脸色大变,为了避免纷争,杨兴愤愤站起,扔下一句话:唐继尧逼迫如此急迫,就是自己不当这个四川督军,也不会对唐继尧赔礼道歉。
当即甩掉汪精卫,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