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成都的英国约翰上尉,与谭谦禄一道到上海购置丝绸设备。
而自己,组织人在顺庆购地建厂房。
三日后,约翰兴冲冲赶来,在听说杨兴让其联系如此大的买卖后,连连ok。
但约翰提出一个难题,那就是运输问题,从上海到重庆铁路不同,水路船舶也难以订购,40万大圆的丝绸设备,要运到顺庆,不知要猴年马月。
杨兴感觉到机会,小的时候不是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吗?水路难走,那说明航运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业。
正愁从贾宜斋、黄清远处缴获的白银没有投资门路,当即决定拿出30万大洋,用以购置数艘洋船,如此跑船运。
但这时谭谦禄提出异议,认为在19世纪末中国就能够生产万吨邮轮,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去购买西洋人的货轮?
杨兴大奇,惊问其故?原来自李鸿章创造江南造船厂以来,经过这十几年发展,颇具规模,现在早已能够制造千吨大舰了。其中宣统三年(1911年)建造的“江华”号长江客货轮,船长330英尺,宽47英尺,吃水75英尺,排水量4130吨,被当时航运界评为“中国所造的最大和最好的一艘轮船”。(看凤凰咨询中真相栏目,解放后毛太祖为了正当性,当即定性,旧中国是一穷二百,所以,才会说民国时期什么都不能造,世纪上在1918年,江南造船厂曾经为美国制造4艘万吨级远洋运输舰)。
谭谦禄声言,国产货船,不但质量可靠,而且由于国内劳动力便宜,其价格也比洋船便宜3成。
杨兴一听,大喜,嘴里嘀咕道:谁说旧中国是一穷二白,民国初年,我们不是能够造4千吨轮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