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
郑王氏闻言也是连连点头,“不错,还是先探探口风再做道理。”郑裕想了一下,认为此事倒也可行,便一口答应了。
出了父母的营帐,郑裕思索良久,对于妹妹嫁给赵平虽然只能做妾室,却还是赞同的。毕竟赵平的人品、能力都摆在那里。况且自己一家若想平安到达晋阳,还要仰仗赵平,如此一来也算是报恩吧。郑裕一边想着,脚下便也不由自主的向赵平所在的营帐走去。
赵平此时正在细细的研读自己携带的兵书《三略》,看到精彩处不由低声吟诵:“将能清,能净,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治军权。故曰,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正看得入神间,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响起,似是朝自己的营帐而来,只好将手中的帛书放下,起身来到帐外,却是郑裕已经来到帐前。
二人见面自然有一番寒暄,寒暄已毕赵平将郑裕迎到帐中,落坐之后问道:“兄长夤夜来此,不知所为何事?”
郑裕虽然一路之上已经将说辞想得差不多了,被赵平一问却仍觉有些难以启齿,虽说这是一件好事,却是突然省起,若在此时提出此事却是不妥,如此一来岂不是将赵平陷入一种趁人之危、挟恩图报的不义境地?
郑裕当下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为何不思量清楚再来呢?当下便生了离去之心,只是贸然离去的话却又着了痕迹,反而更是不妥,不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此时两人的交情已经堪称莫逆,两人之间很少有无法开口的话题,郑裕这个样子更是第一次,见郑裕一副踯躅彷徨进退两难的样子,赵平心中不由感到奇怪,想了想却未搭话,在心里慢慢思索郑裕的来意。
忽然心中一动,结合郑裕此时欲言又止的表现,赵平已经隐约的猜到了他的来意,为了不使双方尴尬,赵平连忙引开话题,“兄长,眼下已经快到冀州境内,虽然丁绍将重兵陈于河间、任丘、荥阳等地,但面对兄长的这一大笔财富却定然不会放过,虽无法抽掉过多的兵力,但至少也能抽出一万左右的兵马,况且还有黎阳袁七、太行山曹方自一旁虎视眈眈,前景不容乐观啊!”
郑裕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不过片刻间便恢复如初,沉声说道:“财帛动人心,这也是无法避免之事,况且以贤弟之能定然不会让他们轻易得手,即便万一不敌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正说着,郑裕突然觉得自己这样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赵平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呵呵”干笑了几声,却还是接着说道:“只要人员平安即可,钱财毕竟是身外之物。仓舒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