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命运的抉择 > 第818节

第818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切相关的礼仪也都必须要无条件的尊崇。为此杨禹轩不得不从军校休学三年,留在宫中为父亲服丧,严格遵守期间的各项规定。不过这并不代表杨禹轩在这三年内就得像儒家宣扬的那些孝子那般整日以泪洗面无所事事。事实上,除了不能参与军校的军事训练之外,相关的文化基础课程杨禹轩还是要照上不误的。此外为了让儿子这三年苦行僧般的生活更为充实一些,孙露还特地为其加派了一些特殊的课程,例如政治经济学、军事策略等等之类。因此这一年多来,杨禹轩反倒是没太多的时间去为父亲的去世而伤心了。

而在另一边,面对日渐张大的儿子孙露心里亦有一番别样的滋味。杨禹轩的内敛老成让孙露时常难以捉摸到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但她并没有就此责怪儿子。毕竟在之前的数年之中她给予儿子的爱与教育实在是太少了。从小接受儒式教育的杨禹轩会有今天这等表现也不足为奇。可传统意义上的帝王终究是难以接手中华帝国这样的君主立宪国家的。孙露心里十分清楚,她必须得让儿子学会用“宪政”的智慧与宽容来替代传统“帝王之术”的暴力与专制。否则无论是中华朝王室,还是中华朝本身都将面临难以预计的危机。在以前孙露尚还能指望杨绍清对儿子产生一定的影响。可现在看来这一切还是得由她自己来完成。想到这里,孙露不由地回过身来向儿子和蔼地询问道:“轩儿,这些日子上宫里的课,你感触如何?”

“回母亲,诸位太傅学识渊博,孩儿有许多东西要向他们学习。”杨禹轩一个抱拳恭敬地回答道。

“恩,有道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轩儿,你如此好学,母亲也深感宽慰。”孙露听罢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她看来不管儿子之前几年在军校究竟学到了写什么。至少在行为举止上杨禹轩确实要比同龄的贵族子弟成熟自律得多。却听她又跟着问道:“不过,母亲想知道的是你对那些新学的课程的看法如何?相比之下,你比较喜欢哪儿一门课?”

“军事策略!孩儿希望有朝一日能像母亲那般立下不世的功勋!”杨禹轩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道。待见母亲没有反应,他又连忙补充道:“当然经济学也很有趣。授课的黄太傅他们都很风趣。经常会谈及海外的一些趣闻。”

面对儿子最后那几句略带口是心非的补充,孙露在心中不由无奈的苦笑了一下。对于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来说,政治经济学或许真的深奥了一些,也枯燥了一些。但对于一个君王,特别是像中华帝国这般国家的君王来说,政治经济学却是及为重要的一门课。君主只有了解了这其中的基本原理,才能真正驾御好国家这艘大船。毕竟对于中华朝来说,君王在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得享有无上权利的。于是孙露当即便循循善诱道:“轩儿,母亲知道你喜欢军事。其实每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孩子都向往自己张大后能当将军。”

“母亲,孩儿不小了。孩儿都已经是束发年纪了。”杨禹轩不满的抗议道。

“对,轩儿你确实已经长大了。所以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只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兴趣。母亲知道你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君王。正因为如此你才需要比同龄人学习更多的东西。相信母亲,你现在学的东西总有一天都会派上用处的。”孙露顺着儿子的口吻说道。

“是母亲。孩儿知错了。”杨禹轩必恭必敬的行礼道。可孙露却一笑而过地上前抚摸着儿子的头发笑道:“轩儿,你的想法并没有错。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理想。就算是皇帝也一样。”

“可是太傅们说皇帝就是皇帝。要全心全意的心系国事,绝不能为其他的事情分散自己的精力。否则就是玩物丧志。就会像宋徽宗那样失国。”杨禹轩认真的说道。

听完儿子的这番论述,孙露已然能够想象得到平日里那些个太傅向其灌输的都是些什么思想。但她并没有就此立即驳斥这些观点,而是跟着点头反问道:“这么说轩儿你想做一个全心全意投身国事的明君咯?”

“是的,母亲。孩儿想成为像母亲这样日理万机,为国家尽心尽力的皇帝。”杨禹轩一脸认真的说道。

“恩,有志气!”孙露先是朝儿子竖起了大拇指,随即又转口说道:“不过,母亲也是有自己的爱好的哦。”

“孩儿知道母亲和宋徽宗一样也喜欢画画。不过母亲画得没宋徽宗好。宋徽宗做皇帝没母亲好。”杨禹轩想了一下直言道。显然在孙露的一番善诱之下,杨禹轩已然摆脱了先前的拘谨。其思维也跟着变得活跃起来。却听他跟着说道:“当然母亲与宋徽宗都是皇帝。咱们应该比谁做皇帝好。而不是比谁画画好。母亲您说对吗?”

眼见儿子自己找到了答案,孙露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说道:“不错,轩儿你分析的很有道理。皇帝是工作,绘画是爱好。我们或许都无法选择自己的行当,却可以保留自己的爱好。但千万不能将两者混淆,懂吗?”

“哦。”杨禹轩似是而非地点了点头。对于母亲的这番话语,他大致算是明白意思的。只不过母亲的观点在他看来却又是那么的新奇。毕竟从来没有一个太傅对他说过“皇帝是工作”这样的话。也从来没人用母亲今天的这样的语气教育过自己。杨禹轩忽然觉得自己的心头暖暖的,一瞬间与母亲的关系也拉近了不少。可正当这对母子沉浸在难得的温情之中时,门外却传来了内侍恭敬的通报声:“启禀陛下,财政尚书罗胜大人、内务尚书黄宗羲大人与镇海公陈家明阁下求见。”

“宣。”孙露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折子,果断的答应道。

一听黄宗羲与陈家明同时入宫觐见,杨禹轩立刻就意识到自己的温情时刻要到此结束了。却见他当下恭敬地向母亲行了个礼告辞道:“母亲,那孩儿就先行告退了。”

可谁知这一次孙露却一反常态,并没有把儿子个打发走。相反还把他给留了下来道:“你陈叔叔难得来一次,轩儿你就再待有一会儿吧。反正离下午开课还有些时间。”

耳听母亲亲口嘱咐自己留下,杨禹轩心里自然是乐呵呵的。只见他一个抱拳爽快的答应道:“是,母亲。”

就在母子二说话之际,罗胜、黄宗羲与陈家明已然在内侍的引领下来到了御书房。三人一进门自然是一眼就看见了站在女皇身旁的皇长子。却见罗胜等人先是一楞,随即便恭敬地向女皇与皇长子行礼道:“臣罗胜、黄宗羲、陈家明叩见女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叩见皇长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诸位卿家不必多礼。请坐吧。”孙露微微颔首嘱咐道。

“谢陛下。”三人得令后立即便按各自的级别与自立坐了下来。丝毫没有更多的繁文缛节。而孙露则坐在龙椅上开门见山的直接问道:“三位卿家今日来找朕不知所谓何事?”

“回陛下,臣等今日前来觐见陛下一是为了部分立法草案之事。二是为了香江商会代理朝廷发放国债一事。”黄宗羲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恩,那就一样一样的来说。先谈立法草案之事吧。”孙露点头应和道。

“陛下请过目。”黄宗羲说着便起身从袖子里取出了三份折子递给女皇道。

孙露接过一看却是一份《济贫法》草案、《劳动法修正案》草案以及《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依照中华朝的规定任何一项法令在颁布前必须以草案的形式上报国会。在经国会审议通过后方可由内阁正式立案编修。在完全编撰完毕后法案还必须再上报一次上国会,经上国会核准之后,才能正式颁布。因此在中华朝一项法令的颁布至少也得花上个一年半载的时间。当然由女皇卿点批示的法案例外。不过自中华朝立国至今孙露还没有在立法的问题上使用过特权对其进行干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