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命运的抉择 > 第781节

第781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回陛下,有能力处理这些业务的银行确实不止香江银行一家。但这些业务却只能由一家银行来办理。因为钱币的铸造,国债的发行都事关着国家社稷。办理这些业务的银行则代表着国家的信用,乃是银行中的银行。无论陛下选择哪儿一家银行担此重任,都需给其一定的名分,并将其纳如朝廷的管辖之下。既然陛下您这次信得过香江银行,臣等自然是极其乐意为朝廷效劳。”陈家明连忙低下头恭恭敬敬地分析道。

听完陈家明的孙露不经意间已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当然清楚香江银行目前所办理的许多业务早已超出了同一时代其他私人商业银行的范畴。也知道朝廷加强对香江银行的控制是迟早的事。只不过对于朝廷以何种方式介入香江银行的运做,孙露还尚在考虑之中。此刻陈家明自己先提出要将香江银行收归国有,自然是正中孙露的下怀。然而香江银行终究不是陈家明的私人财产。就算是身为香江商会最大股东的孙露亦不敢贸然提出这个建议。毕竟香江银行涉及了太多势力的利益。并不是说收就能收得了的。想到这里,孙露当下收起了心思向陈家明探问道:“恩,陈卿家说得有道理啊。不过这究竟是卿家你自己的意思呢?还是银行董事一致的看法?”

“回陛下,香江银行是陛下您一手栽培起来的。银行乃至商会的董事都一直视陛下您为大东家。如果陛下您真的有意将香江银行收归国有,臣与商会的董事一定会全力支持陛下您的。”陈家明斩钉截铁地说道。

虽然陈家明说得坚决,但孙露还是从他的语气中嗅道了一丝犹豫。这也难怪,在香江银行身上陈家明倾注不少心血。特别是银行在海外的业务几乎都是他一手开拓出来的。见此情形,孙露随即莞尔一笑道:“陈卿家与银行诸位董事的意思朕明白了。朕也是香江银行的一大股东明白诸位的感受。正如卿家所言,香江银行为朝廷做了那么多事,给个名分是理所当然之事。事实上,朕也曾考虑过将香江银行改组为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陈家明猛地一抬头问道。他知道只要是从女皇口中说出的新鲜名词,其背后就一定会带有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是的,中央银行。此银行享有发行货币的特权,负责为朝廷发行各种国债、为朝廷债券兑现、接受公众存款,乃至为朝廷处理税收等等之类。”孙露说着起身信步绕到了陈家明的面前悠然道:“这些项目中有些香江银行已经承接多年,有些才刚刚开始开展,有些则从未涉及。不过朕相信诸位在这方面一定不会让朕失望的。香江银行改组为中央银行后,朝廷加强对其的监管,乃至宣布其为朝廷衙门也无不可。至于香江银行是否要完全收归国有,朕看此事不必太过强求。不过中央银行的行长与重要骨干得由朝廷来任命。此外朕会授权国会对中央银行进行监督。”

“陛下您的意思是建立一个像威尼斯国家银行那样的国家银行吧。当然,陛下您的规划比起那些欧洲小国来明显要周全得多。”听明白女皇意思的陈家明恍然大悟地附和道。

陈家明口中的国家银行在同一时代的欧洲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种国家银行的雏形公共银行一直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当时政府设立公共银行主要是为了反对高利贷。公共银行除充当银行本身的职能以外,还负责征收赋税和铸造货币。后来,由于战争、瘟疫等原因,公共银行遭受波折,陷入停滞。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得以再次兴起。直至演变成而今的威尼斯国家银行、瑞典国家银行等等之类由国家经营的国家银行。中原在这方面虽没有欧洲来得历史悠久,但在与欧洲人的接触当中多少也有了耳闻目染。特别是香江银行的高层董事更是在与欧洲人打交道的过程当中了解了国家银行的性质。继而萌发出了让香江银行成为中华朝家国家银行的想法。正因为如此陈家明这才敢向女皇大声进言要将香江银行献给朝廷管理。

当然,女皇口中的中央银行在不少地方与欧洲的国家银行还存有差异。但陈家明更愿意相信女皇高瞻远瞩的决策。因为女皇在帝国金融发展方面一直都眼光独到从未失手。而欧洲人的金融市场相比帝国而言即小又乱。除了一部分法律经验在陈家明的眼中还值得借鉴外,实在不能与如日中天的中原市场相提并论。

然而孙露却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道:“陈卿家此言差矣。朕刚才的话语只是一个设想罢了。设想再诱人再周到,在现实中总会有差异。相比之下欧洲的银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实际操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正是我朝所稀缺的。朕知道卿家这次去了趟埃及,想必对地中海地区也有了些深入的理解。不错,朕也知道欧洲的资本市场不能与我中原相提并论。但如果我们一心只瞧着别人的缺点,而不去挖掘别人的优点为我所用。则永远学不到别人的优点。”

面对女皇中肯之言,陈家明当即心悦诚服地起身拱手道:“陛下教训得是。臣以后一定注意。”

“好了,自己日后注意些就是了。”孙露微微颔首道:“有关香江银行改组之事,依朕看还需从长计议。咱们现在还是先来谈谈发行国债之事吧。”

※※※

当陈家明与女皇在帝都南京的皇城之中商讨发行国债事宜之时,远在太原城内香江银行燕京分行的行长冯贵也在参与一件轰动帝国金融界的大事。弘武十年农历五月十六,以山西三晋商会为首的北方八家商会共同集资成立的汾水银行在山西首府太原正式挂牌。汾水银行成立的消息对于整个西北诸省来说其轰动程度丝毫不亚于准葛尔投降、大隅海峡大捷。银行的开张仪式不仅吸引了西北各地举足轻重的财阀豪绅。山西省的官僚议员同样也是给足了面子。不仅如此,香江商会与江南商会这两个中华朝数一数二的大商会亦在第一时间派了代表到场祝贺。

面对如此盛大的场面,刚刚被推选为汾水银行的乔承雨自然是一脸的春风得意。虽然就规模与资金来说新成立的汾水银行根本无法同资深的香江银行和扬子银行相提并论。但年轻的汾水银行有着辽阔的大西北做其后盾。虽然在外人眼中西北总是与荒凉贫瘠联系在一起。可事实上,在西北的草原上、在关中大地上都蕴藏着南方所稀缺的重要资源——煤矿与羊毛。光是这两项特产就足以让汾水银行有资本与南方的老前辈一较高下。更何况西北商人们还从刚刚拉下帷幕的西北之战中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

虽说比起前一届国会时山西商人的腰板挺了不少,也硬了不少。不过乔承雨并没有就此摆出一副目空无人的爆发户模样。却见他的脸上依旧挂着那一贯谦和的笑容,客客气气地站在楼底下迎接着陆续赶来道贺捧场的贵客。

“啊,冯行长,您老能大驾光临。正是让小号蓬荜生辉啊。”带着八角帽的乔承雨朝着刚从马车上下来的冯贵连连拱手做揖道。

“那里,汾水银行乃是西北的第一大银行。据说乃是由关西、关中、关东八十一家银号、钱庄联合而成。老夫承蒙乔行长看得起诚邀来此观摩,因该说是老夫的荣幸才对啊。”冯贵一边作揖回礼,一边爽快地回应道。

“冯行长您真是过奖了。哪儿有八十一家那么多啊。那都是外头人瞎传的。不过也就二十八家银号、钱庄加盟了小号。这日后还要靠冯行长您多多提携呢。”乔承雨谦逊地说道。

“二十八家也不是小数目了。现如今汾水银行在晋陕独占鳌头已是不争的事实。乔行长年纪轻轻就能担此重任,真是后生可畏啊。”冯贵说着回过身恭敬地向一位身着戎装的中年男子问道:“钱将军你说呢?”

“恩,早在京师之时我就已经听说了山西乔家贷款修栈道的故事。而今有幸一睹故事主角的风采,果然是个青年俊才。”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