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命运的抉择 > 第417节

第417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这个计划中被牺牲的人。光是这一点就让张家玉觉得难以接受。无论如何陈邦彦等人都是自己的同僚、同志与朋友。而且一直以来陈邦彦都默默地支持着国家的复兴大业。明军的每一次胜利均离不开这位陈老先生的呕心沥血。他们竟然将那个正直忠义的老人投向虎口!以出卖自己的同志来完成所谓的“大计”!这一切对张家玉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如此卑劣的计划真的同首相大人有关吗?张家玉不禁在心中扪心自问了一番。但他很快就否决了自己的这种猜测。从孙露刚才会上的表现来看,她同自己一样也是才知道南京的事。而且张家玉也坚信以孙露的矜持与品德是绝对做不如此卑劣的事的。这事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萧云等人瞒着孙露,设下了如此大胆的计划。想到这儿,张家玉不禁抬头望了望站在自己面前的萧云。却见萧云依旧还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一股莫名的怒火刹时就在他的心中油然而升。强压着心中怒火的张家玉当下就冷哼着向萧云质问道:“萧参谋长,那请问现在陈尚书他们的情况怎样了?”

在张家玉那种足以杀死人的目光注视下,萧云却显得异常镇定。却见他坦然地直视张家玉双眼回答道:“回张军长,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得到陈尚书他们的消息。他们现在应该还被困在南京城中。对此我等也很是着急。”

瞒着首相大人出卖自己的同志,竟然还能摆出这么一副坦然的模样。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张家玉大声责问道:“很着急?就只有很着急而已吗。为什么!为什么当时不带陈尚书他们一起离开南京城呢!”

面对张家玉的突然责问,周围的军官一下子就楞住了。他们没想到一向温文儒雅的张军长竟然会突然发如此大的火。望着怒目圆睁的张军长与冷峻镇定的萧参谋长之间的对峙,一瞬间竟没有一个人敢上去劝阻。整个帐篷顿时就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之中。过了半晌之后,在张家玉的怒视下心虚不已的阎尔梅底下了头,喃喃解释道:“对于……对于……陈尚书他们的事,我们也很遗憾。”

“遗憾?你们有什么好遗憾的?”张家玉睬都不睬阎尔梅,依旧直盯着萧云责问道。

“是的,我们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我是在完成自己的职责。”萧云面无表情的回答道。但他的眼睛却并没藏住心中那深深的愧疚。对于陈邦彦的事情萧云也很是自责。身处明军大营的他不可能对南京发生的突变做出即时的指示。南京的一切都是沈犹龙负责安排的。但他并没有就此推卸责任。在萧云看来自己既然同沈犹龙等人谋划了那个计划,自然也要为其所造成的结果负责。但他同样也认为自己的做法并没有错。因此萧云至始至终都毫不畏惧地承受着张家玉愤怒的目光。

可惜早已怒不可扼的张家玉根本没有看出这些来。在他看来萧云的表现完全是一种死硬的挑衅。这种挑衅最终让他失去了理智。瞬时肝火上升的张家玉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楸起了萧云衣领,将其压倒在会议桌上怒吼道:“职责!难道出卖自己的战友,出卖自己的同志也是种职责吗!”

不过军团长压在总参谋长身上的光景只持续了数十秒而已。最先反应过来的王兴与高一功赶忙冲上去从背后架起了张家玉,把他拖离了萧云的身体。重获自由的萧云却只是以平静的态度站了起来,用手整了整军装,拂了拂身上的灰尘。

如此惊变不但让周围的将领大跌眼镜。更是让一旁的史可法大开眼界。刚才他还以为张家玉城府深。现在看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在场的众将领各个都曾是独挡一方的人物。对于萧云等人的伎俩,估计明眼人也不少。却惟独张家玉直接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并同萧云大大出手。看来一干人等之中,也惟有张军长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啊。在心中重新下了一番定语的史可法暗自叹了口气后,连忙上去劝慰张家玉道:“张军长息怒,息怒。事已至此相信萧参谋长也不想这样的。”

“是啊。张军长,这事现在怪他们也无济于事了。当务之急咱们还是先想想如何解救陈尚书他们吧。”王兴也跟着劝解道。

正当众人纷纷劝说张家玉之时,孙露突然同陈子壮走进了营帐。她虽然没有亲眼看见刚才的所发生的事情。但在帐篷之外她就已经听到了里头传出的吼叫声。再看看张家玉与萧云的模样,孙露自然是已能猜了一、二了。却见她冷冷地扫了张家玉与萧云一眼后,以严肃的口吻责问道:“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回首相大人,刚才……”

“我没有问你。我是在问张军长与萧参谋长呢。”孙露打断了史可法的解释,以严厉的目光直盯张家玉与萧云两人。却见两人不约而同地都低下了头。见此情形,孙露不由冷哼了一声道:“都什么时候了!你们竟然还有心情在这里打架!”

“属下知罪!”张家玉与萧云异口同声告罪道。

“本来按照军法应该关你们两个经闭的。但是如今情况紧急,你二人的罪责暂且记下。”孙露点头公布完对两人的处分后,又回头朝着在场的众将领大声宣布道:“诸位,南京的事情大家想必已经讨论许久了。虽然诸位的家眷目前都安然无事。但陈尚书等数十名内阁大臣以及南京城的数十万百姓还依旧被伪太后所劫持。如今天下刚刚初定,却横生出如此大事,本相实在是有愧先帝嘱托。为了不使更多的百姓再次被卷入战火。本相已经决定即日南下清君侧。”

随着孙露的话音落下,萧云头一个跪在她面前,并取下了自己的配剑发誓道:“首相大人,请让属下负责这次营救陈大人他们吧。此事全因属下等人而起。属下可以就此立下军令状,以项上人头担保。”

“属下也愿意同萧参谋长一同立下军令状。”心高气傲的阎尔梅也跟着跪了下来。

眼看着跪在地上的萧云与阎尔梅,孙露在心中也不禁叹了口气。不知是该惩罚他们好呢。还是该原谅他们好。沉默了一下的她终于欣然命令道:“好吧。你二人即刻就立下军令状来。至于其他人则回各自营地准备拔营起程!”

“遵命首相大人!”

第十节江左诸府

当远在徐州的孙露整装待发决意南下解决南京事变之时;当帝国的边远省份还未能了解南京所发生的变故之时;帝都南京周围的各府县则早已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由于江南地区地处京畿周边。因此无论是皇帝驾崩还是,还是孝慈太后宣布孙首相等人为叛逆,这些府县都首当其冲地得到消息,接到指示。随着芝兰的一道懿旨颁布一时间整个江南地区顿时风云突起。有些府县响应南京指示慷慨激昂着要讨伐逆贼。有些府县则因质疑孝慈太后的合法性而拒绝执行南京的命令。而更多的府县就没有这么立场鲜明了。他们要么是对南京的命令阳奉阴违;要么就干脆缄默不语。甚至某些平日里看似高尚庄严、豪气凌人的清流名士也显得出乎意料地平静。

当然这也难怪,由于政治高压,物欲横流,明朝的士大夫们一方面喜好诗词歌赋,看似萧散、疏远、清远、淡放。可他们的骨子里头却透着一肚子的势利、浮躁、竞取与焦虑。数十年仕宦浮沉,更是使这些人变得十分圆滑事故。南京事变让他们中的某些人敏感地嗅到了某些特殊的味道。

于是乎,这些走一步看三步、善于给自己留退路官老爷们,自然是不敢在这时候轻易表明自己的立场。他们大多就如此刻龟缩在扬州府内的知府马鸣騄一般,暗自观望着时局的变化。对于孙露孙首相,咱们的这位马知府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当年孙露还只是一届总兵之时就曾驻扎过扬州府。而当时的马鸣騄正是扬州府的知府。在事隔六年之后马鸣騄依旧还在这扬州城的知府,只是品级由原来的四品升为了从二品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