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节
军团便是姜镶将军率领的太行义军。其实早年姜总兵在大同府起义也是首相大人事先派人策反的结果。”萧云垂首解释道。
“哦?真没想到孙爱卿还留了这么一手啊。如此看来收复京城是指日可待了!”朱聿键面露喜色的赞扬道。就地图上来看明军现在占领了豫、陕、晋、乃至北直隶的大片地区。明军目前控制的范围远远超出了隆武皇帝心中自己的预计。
“之前为了战局着想姜镶部一直没有公开同朝廷的关系。还请皇上恕罪。”孙露谦逊的告罪道。继而她又神色一振向众人说道:“陛下,诸位大人,其实收复北京一战已无悬念。臣刚才所说的全面合围,不止是合围北京,更是要将伪清灭于关内,彻底消除后患。这次第四军团登陆辽东的计划也是为了日后的关门打狗!”
“好个关门打狗!”一旁的汤来贺听罢激动的指着地图道:“如今我军已然占领盛京。只要再拿下山海关便可将鞑子封在关内。到时候他多尔衮就是插翅也难飞了!”
“不错,我军的下一步计划就是令海军从海路配合第四军团攻克山海关。其余各部同时从鲁、豫、陕、晋各个方向上同时向北直隶进逼。彻底将伪清部众封死在京畿一地!”孙露用手在地图上方划了一个大圈慷慨激昂的说道。
一旁的众臣也是各个听得神采飞扬,纷纷点头称是。此时的朱聿键更是得意洋洋一副中兴之主指点江山的模样。却听他又探身向孙露问道:“好!好计!就不知此次北伐的主帅兵部决定了吗?”
“回陛下,兵部决定这次由第二、第三、第五军团组成西路军,由张家玉将军担任西路军主帅。第一、第四军团组成东路军,由臣担任主帅统一指挥。”孙露一个抱拳回答道。
“哦?孙爱卿这次要亲征?!”朱聿键惊讶的问道。他那浑浊的眼神中闪过了一丝光芒。至于周围其他的大臣亦露出了惊愕的表情。看来孙露打算亲征的决定事先并没有同其他大臣通过气。不过我们的隆武皇帝很快就依依不舍的说道:“既然这次的北伐已无悬念,孙爱卿就不必亲征了吧。南京这里可是离不开孙爱卿的。”
“回陛下,这次的北伐在军事上虽无悬念。但在政治上可是留有诸多问题。如何处理伪清贵族?如何处理伪清投降的军队?如何收拾北方的残局?这些事看似简单,似乎一杀了之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其实却事关我大明日后的团结稳定。此次北伐的目的不止是收复北京等北方失地,更主要的是驯服满州各部。朝廷在对满州各部的处理,势必会对辽东的女真各部与漠南蒙古诸部产生影响。为了国家日后的大统一。这就需要朝廷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慎重对待才行。因此臣虽深知南京的政务异常繁忙。但臣觉得还是得由臣本人亲自去次北方才行。”孙露语重心长的解释道。
在场的众臣听罢顿时纷纷交头接耳起来。虽然他们也曾经考虑过对满清贵族的处理问题。却都未曾象孙露这般将日后收复蒙古诸部也考虑进去。一旁的朱聿键亦在心中暗自钦佩着孙露的深谋远虑。于是他满意的点头道:“好,此事就照孙爱卿的意思办吧。朕就在这皇宫大殿里等待着孙爱卿的捷报了!”
“遵命!臣等定当全力完成复兴重任。”孙露朝着皇帝深深做一揖保证道:“总有一天皇上您会成为大明有史以来疆土最大的帝王。”
“那就承蒙孙爱卿了。”朱聿键亦优雅的回应道。
接下来的御前谈话便在极其轻松的气氛下又持续了一段时间。末了朱聿键在询问了一番今年科举情况后就结束这次的谈话。此时才从文华殿退出的孙露还未走远,却听身后有人招呼道:“首相大人,请留步。”
“哦,萧参谋长有什么事吗?”孙露停下了脚步回头一看,发现那人原来是萧云。只见萧云快步上前,犹豫了一下向孙露问道:“首相大人真的要亲自指挥这次的北伐吗?”
“是的。刚才在文华殿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皇上也同意了我的请求。怎么?萧参谋长,有什么不妥吗?”孙露抬头反问道。
“首相大人,您不觉得北伐这种事,您亲不亲自出马都不会有多大的问题。相比之下南京更需要首相大人您的坐镇啊。”萧云毫不忌讳的直言道。他相信孙露应该明白自己所指的是什么。
“萧参谋长,关于这次亲征的原由刚才我在皇上面前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孙露语重心长的解释道。孙露又何尝不知萧云所担心的事。但满清的善后一个处理得不好,极有可能造成长期的后患。于是权衡再三后孙露决定还是以统一大计为重。想到了这儿她不禁放缓了口气拜托道:“萧参谋长,现在还是一切以统一大业为重吧。”
眼见孙露这次亲征的决心下得异常坚定。萧云自知现在很难说服孙露。于是欲言又止的他最后还是敬礼严正地保证道:“是,首相大人尽可放心,属下等一定力保后方安定!”
“那南京这里就拜托诸位了。”孙露感激的歉身道。
“属下只盼首相大人这次能尽快的解决满清,早日还朝啊。”萧云长叹了一声直言不讳的说道。续而他又回头向孙露报告道:“首相大人,根据您的指示,满清派来的使者已经被带到南京了。”
“哦,这么快。”孙露微微一笑点头道:“那好,就让礼部的陈大人好好地给北方来的使者开开窍吧。”
第十二节北方使者
当辽东大捷的消息传遍南京城大街小巷时。整个南京城内唯一心情沮丧的就只剩下了被安置在鸿胪寺的满清使节了。由于之前隆武王朝一直拒绝同北方的满清有外交上的来往。在加上隆武内阁对这事一直就采取忌讳的态度。因此依照隆武内阁的要求,满清使团的规模不但小得可怜。就连进入南京城也是灰溜溜地异常底调。满清的使团规模虽小,但出使的使者确是经过清庭精心挑选的。主要是以清内院学士詹霸、礼部左侍郎沈惟炳以及太仆寺少卿奇库三人为主使。
其中詹霸、奇库等人均为满人。惟有这沈惟炳却是如假包换的汉人。他非但是汉人,还曾经是崇祯朝的吏部左侍郎,并深得崇祯皇帝的器重。申甲惊变,清军入关,沈惟炳在一番东躲xī • zàng后,最终还是同御使曹溶等人一起被清军逮捕了。在昏暗的天牢之中御使曹溶选择了自杀殉国。而沈惟炳和其他被捕的崇祯朝的官吏们选择了臣服于新的统治者。然而现在的沈惟炳却后悔着自己当初没能象曹溶那样有勇气选择死亡。如今只能拖着条大辫子,在族人的指指点点下,代表鞑虏出使自己的母国。背负着不忠不孝骂名的沈惟炳甚至都不敢抬头正眼面对自己昔日的同僚。
不过此刻与沈惟炳面对面而坐的陈子龙却显得异常的大度。只见他极有风度地端起酒杯向沈惟炳敬道:“沈兄不必紧张。今日一聚不为公事,只是你我二人单独叙旧而已。在此陈某就先干为尽了。”陈子龙说罢便爽快地将杯中的水酒一饮而尽。
耳听陈子龙的一句“沈兄”,让沈惟炳激动得查点儿掉下泪来。虽然同为礼部左侍郎,可两人的地位、处境却有着天壤之别。眼见昔日的同僚非但没有嫌弃自己。还肯称自己一声“沈兄”,沈惟炳此时此刻心中的滋味,就象是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却见他颤颤巍巍地拿起了酒杯道:“承蒙陈大人不嫌弃,还肯同我这不忠不孝之人对饮。这杯酒,我沈惟炳饮了。”于是沈惟炳苦笑着也一仰脖子将水酒一口蒙了。然而这酒水在他的口中却有着一股说不出的苦涩。
“诶,说实话大家以前同朝为臣也算是同事一场。谁都没想到过申甲一变,天地聚变,北庭的不少同僚就此投降了伪清。想想这五年来北方多少清流鸿儒就此破了晚节。一直以来我与史大人等一提起此事无不唏嘘不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