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历史]刺明 > 第1318节

第1318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请!”

一行人互相邀请着,很快就进入了松山堡。

因为鞑子的威胁,明军在辽东的主要策略,就是广修碉堡。只要是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都毫不犹豫的竖起一个碉堡来。从孙承宗的年代开始,到熊廷弼,到袁崇焕,到后来的各个主帅,执行的都是这样的策略。大量的钱粮砸下去,无数大大小小的碉堡竖起来。

曾经有人统计过,在辽东,大大小小的碉堡,数量超过一万个。这些碉堡,大的能驻扎几千人,如松山堡、大凌河堡、塔山堡,小的只能驻扎几百人。遍地的大大小小的碉堡,的确有效的阻碍了鞑子骑兵的机动,加强了辽东前线的防御。

但是,这些碉堡的存在,也给明军造成了极大的耗费。碉堡是需要维修费用的,不是建完了就没事了。碉堡是需要配备武器的,佛郎机火炮配备不了,碗口铳、虎蹲炮之类的武器,总是要配备的吧。别看这些武器单个不是很值钱,数量多了,那也是一笔很大的资金。

比如说,当年修建松山堡,就至少耗费了十几万两银子,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堪堪完工。配备大炮又用了几万两的银子。此后,松山堡又屡屡的修缮,每年又得耗费不少的银子。再说,这些银子有一半以上要落入私人的口袋,最终落到实处的,不到一半。这样一来,耗费就更加大了。

因为广修碉堡的方略,还导致明国朝廷大量的财政收入被投放在这里,以致九边的其他地方,防务都非常的空虚。鞑子越过长城南下,就是因为其他地段的明军防务,非常羸弱,有的地方甚至如同虚设,鞑子只需要轻轻一叩,就可以将大门打开。

同时,辽东耗费了大量的钱粮,导致朝廷没有钱赈灾,结果造成了大量的难民,最终引发了陕西流寇。如果朝廷有钱赈灾,就不会有流民出现。如果朝廷有钱维持驿站的运转,李自成也不会下岗,最终加入流寇里面。

这些事情,不是dú • lì的,全部都是相辅相成的。孙承宗、袁崇焕等人,因为辽东而成就个人的事业,可是对全国来说,却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后世才会有人说,明军守住了锦州,却丢掉了全国。

张准放眼看着四周,看到的一切,都是和战争相关的物资,要么是火枪,要么是刀枪剑戟,要么是弓弩,要么是火炮。处身这里,就仿佛是处身后世的战场。后方的人,是永远都无法了解前线的。

“都督大人,请!”

黄得功大大咧咧地说道。

“黄总兵,请。”

张准点点头,同样做出请的手势。

忽然间,张准感觉到有些怪异,伸出去的手,慢慢的缩回来。原来,他听到了附近传来的骚乱的声音。这个声音来得有点突然,有点意外。显然,张准不觉得,这是什么好事。

“怎么回事?”

黄得功也听到了,有点恼怒地说道。

“我去看看。”

唐通急忙说道,转身去了。

虽然大家都是正一品的总兵官,在品级上是平级的,但是在职务上,是有高下之分的,唐通就是黄得功的属下,有什么事情,当然是唐通率先去了解了。

片刻之后,陆伊典来到张准的身边,低声说道:“大人,部分的辽东兵闹起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