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历史]刺明 > 第1160节

第1160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准后知后觉地说道:“你说什么?日本天皇?女的?”

沈凌菲娇嗔说道:“嗯,是女的,年纪和小影差不多,你要不要那啥。就算现在不要,过几年也是好的。”

张准没好气地说道:“你真拿我当牲口看待啊!”

沈凌菲不怀好意地说道:“这可是正事。你要知道,日本天皇的权力,现在正是最微弱的时代,你要是插手,就得从这个明正天皇插手。她虽然是德川家的人,她身边的人,还有一些潜藏的势力,都是迫切的想要重振天皇的威严的。”

张准翻身坐起来,下意识的摸摸自己的下巴,细细的思索起来。

和日本女天皇的那啥,张准倒不是不会往心里去。他又不是牲口,只知道发春。他是在努力的回忆,这个女天皇,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好像知道,日本历史上,总共有八个女的天皇,沈凌菲提到的这个,好像是第七个。没错,就是她,日本的明正天皇,一个终身未嫁的可怜女人。好吧,日本的男人都应该杀光,日本的女人嘛……可以用其他的方士恕罪嘛!

明正天皇的父亲是后水尾天皇,母亲是源和子,千万别被这“源和子”的名字蒙了,她实际上是德川幕府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女儿(德川家康的孙女)。明正天皇幼名兴子,所以未即位前又称为兴子内亲王。兴子出生的时候,德川幕府的统治已经十分的稳固,并已在公元1615年制定公布了《禁中并公家诸法度》。

这项法度,从明面上说,天皇要把学问的修行和和歌的精通放在第一位,实际上就是限制天皇对政治的干预。该法度十七条中唯一认可天皇的权力,是第八条——天皇有权按“本朝先规”决定年号。除此之外,其他的所有事项,都和天皇没有什么关系了。

兴子出生时,父亲后水尾天皇二十八岁,母亲和子十七岁,就一般来讲,兴子根本没有在短时间内即位的可能性,且不说天皇再生育男性继承人的可能性很大,就算没有,要等年仅二十八岁的天皇死亡,也还有大把年头呢。

从表相上看,后水尾天皇对和子皇后(公元1624年册封)的感情还是不错的,公元1625年同母妹昭子内亲王出生,公元1626年,同母弟高仁亲王出生并被立为皇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公元1628年,高仁亲王死,同母弟若宫生,但是出生后不久就病死了。

列举上面的后水尾天皇子嗣出生年表,还想说明的问题是——在兴子以后后水尾天皇还有两个儿子出生,只不过没有长成,兴子才有机会即位,这也是照化弄人呀。本来兴子可以四平八稳地过自己皇女的生活,可是不久就发生了赫赫有名的“紫衣事件”,结果,她的命运被改变了。

“紫衣”是授予僧人荣誉和地位的象征,在《禁中并公家诸法度》中,明确规定朝廷不能私自授予紫衣。向僧人授予紫衣是朝廷的一大经济来源,当时日本最有钱的,除了德川家,就是各寺庙的僧人了。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后水尾天皇一次向七十多位僧人授予了紫衣。

当然,这样的行动,不仅仅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也是尝试着向幕府的权威提出挑战。所以,德川幕府的反应也是很快,公元1627年,德川家光授意京都所司代板仓重宗宣布,今后只要是违反《公家诸法度》中关于紫衣条文的人,一律免职受罚。朝廷方面则无奈的表示:“今后总之不会再做这种无效的事”。

事件就这样暂时告一段落。德川幕府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天皇的威信,再次受到严重的打击。不过,这还无法和兴子发生直接的关系。紧接着的“春日局参拜事件”,才完全改变了兴子内亲王的一生。

【作者注:春日局是斋藤利三的女儿,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奶妈。这个事实在“信长之野望”系列游戏中,只要介绍斋藤利三时都会提及。当时我还纳闷呢,不就是将军的老妈子吗,哪个将军不是有一大堆?后来深入了解了,才知道这老太婆不简单。关于春日局的事情足够写一篇专门文章介绍了。】

“紫衣事件”发生不久,春日局在幕府的授意下近京谒见后水尾天皇,但历来的规定是只有“从五位下”以上官位的人才能入宫晋谒天皇。而春日局当然不可能有从五位上以上的官位,一个奶妈而已,能够有什么样的地位?但是迫于幕府的压力,后水尾天皇不得不接见了她。

后来,接受了朝廷紫衣的很多高僧因拒绝幕府的命令而被放逐,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紫衣事件”和“春日局参拜事件”以后,后水尾天皇感觉受到极大的侮辱,但他又无力进行其他反抗活动,就宣布退位,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兴子内亲王得以即位,成为日本历史上的第109代天皇——明正天皇。这一年是公元1630年,其时兴子内亲王只七7岁。

要是历史的规矩没有发生变化的话,这位女子明正天皇应该在位十三年,到公元1643年(崇祯十六年),明正天皇异母弟素鹅宫亲王长到十一岁的时候,明正天皇决定让位给他,是为第110代后光明天皇。明正成为太上天皇,并由幕府那边得到每年五千石的贡米。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女天皇的寿命,非常长,直到公元1696年才去世,终年七十六岁。在当时的人来说,这个寿命,已经是相当的长了。明正天皇终身未婚,当然也没有子女。如果让她自己选择的话,她大概宁可生在普通百姓家,过普通百姓的日子。

“这个日本女天皇,年龄好像的确和薛凝影差不多……”

张准自言自语地说道。

日本有个这么弱势的天皇,的确是外来势力干涉的好时机。别看这个女天皇是德川家安排的,支持女天皇的人,和德川家可没有太大的关系。天皇背后的势力,从来都是德川家的对头。天皇和德川幕府的对峙,注定了日本人不可能一直团结对外的。虎贲军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肯定可以让历史的发展,出现一定的变数。

事实上,在日本国内部,反对德川幕府统治的战斗,从来都没有平息过。其中最出名的战斗,莫过于岛原起义。长崎岛原半岛以南的天草岛,本来是在西南诸侯保护下的一个传教中心,有很多农民信教。幕府把原有大名转封,另派松仓重政统治。岛原土地贫瘠,又从公元1634年起连遭灾荒,而松仓氏残酷剥削有加无已,并残暴迫害信教农民,激起了当地人的强烈反抗。

公元1637年,岛原农民以教徒和浪人为中心,推举十六岁的天草四郎时贞为主将,发动起义。起义者夺取领主粮仓,准备进攻长崎。幕府调动十余万大军镇压。农民军两万五千人坚守起义根据地岛原城达五个月之久,给官军沉重打击。以后,幕府竟勾结荷兰商船炮轰农民。次年二月,起义军因粮尽援绝失败,领袖时贞和农民男女一万多人英勇牺牲。但是零散的反抗斗争仍继续了很久。

在岛原起义以后,德川幕府加紧执行禁教政策,屠杀教徒,同时决心实行闭关封锁。早在起义以前,将军德川家光就开始驱逐葡、西等国商人,除中、荷两国外,禁止外国船只在长崎、平户两地以外停泊。公元1633年,德川幕府又决定驱逐欧洲人,同时禁止本国人出国,已在国外的不准回国,违者处死刑。

公元1639年,幕府下最后的“锁国令”,禁止与外国贸易,各国商人教士等都被驱逐,只许中、荷两国在长崎通商。日本维持锁国政策二百多年,到1853年在美国的压力下才重新开放。注意,这个所谓的中国,其实就是郑芝龙海盗集团,其他人都不算在内。

不过,要扶持日本天皇对抗德川幕府,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当时,日本的军队,数量还是不少的,纠集出二十万的正规军,不是什么难事。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