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节
是愚昧落后,越是相信天命所归的神话。鞑子得到了所谓的传国玉玺,大概就是制造了天命所归的神话,然后将这些土著给召集过来了。
为了发动第三次的入寇,皇太极居然将这些土著都全部召集过来,可见,皇太极自己也在烦恼,建虏的人数,还是有点少啊!不得不加上这些土著居民。千万不要忽略这些土著居民的战斗力。事实证明,在某些情况下,越是未开化的野蛮人,战斗力越强。五胡乱华的时候如此,辽人、金人、蒙古人也是如此。现在,鞑子也是如此。
同时,马轶还敏锐的察觉到,鞑子的第三次入寇,极有可能是在冰天雪地里进行。因为,寒冬腊月的,明军对气候肯定不是很适应的。相反的,来自冰天雪地的鞑子,还有这些土著,却是如鱼得水。天气越是很冷,对他们越是有利。如果是在大夏天的战斗,这些土著反而承受不住。
这是很重要的情报,必须尽快的送出去。土著的到来,相信对战局没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些全部土著加起来,应该都不超过一万人。在大战当中,一万人的兵力,的确不算什么。鞑子聚集到的八旗骑兵和蒙古骑兵,总数量已经超过五万人。但是,鞑子发动入寇的时间,却非常重要。
鞑子的第一次入寇,是在崇祯二年的十一月。鞑子的第二次入寇,是在崇祯七年的七月。这两次入寇,鞑子都成功的打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如果鞑子的第三次入寇,还是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的话,明国的损失,肯定会更大。须知道,这一次,鞑子入寇的兵力,可是大大的增加了。
当初,鞑子第一次入寇,兵力只有两万人左右。鞑子的第二次入寇,兵力也不超过三万人。可是这一次,鞑子光是八旗骑兵、蒙古骑兵,就超过了五万人,再加上这些土著,再加上汉军旗,再加上朝鲜的仆从军,凑够bā • jiǔ万人,号称十万,甚至是号称二十万,都是不成问题的。
况且,这一次鞑子的入寇,针对的主要目标,应该不是明国,而是虎贲军。要是张准无法及时判断鞑子的进攻时间,就无法即时做出完善的防御配备。就兵力而言,虎贲军和鞑子之间,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要是鞑子有数万的骑兵杀入山东,虎贲军的压力,就要大增。
关键是,时间所剩不多,如何尽快的才能将情报送出去呢?他可不能在没有借口的情况下,离开拉哈的身边。这是很容易引来怀疑的。谨慎,必须谨慎,他必须珍惜现在的身份。否则,更多有价值的情报,就要错过了。
“窝莫罗!过来!”
正在这时候,有人忽然叫道。
马轶急忙跑过来,恭维的媚笑着说道:“玛法,有什么吩咐?”
叫他做事的,乃是拉哈的长随,叫做杜尔巴的。杜尔巴原来是岳托的亲兵,骑射和肉搏功夫,都十分的了得,因此,颇有几分傲气。他一直都叫马轶“窝莫罗”(满语里面是孙子的意思),而马轶也巴结的叫他“玛法”(满语里面是祖父的意思)。
“去!”
“将这个东西送给那个女的!”
杜尔巴掏出五个沉甸甸的金锭,不耐烦地叫道。
马轶急忙接过来,眉开眼笑地说道:“玛法放心,一定送到。”
说罢,就屁颠屁颠的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