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历史]刺明 > 第792节

第792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刚好满足一个小队战士的基本需要。虎贲军陆军一个小队大约是六十人,每人携带一个基数(50发)的dàn • yào,刚好就是三千枚的米尼弹和三千发的纸壳火药。因此,这样的一个大箱子,又被称之为一个小队基数。

一般来说,每个小队都会有最多四个大箱子的dàn • yào储备,也就是四个dàn • yào基数,但是绝对不会超过五个。除非是有大型的战事,要持续不断的作战。事实上,每个战士携带四个基数的dàn • yào,已经可以坚持很长时间的战斗了。部队储备太多的dàn • yào,只会引起某些不必要的后患。

黄县大战,虎贲军消耗的黑色火药是很多的,主要是被大炮和炸药包、地雷给消耗掉了。战士们使用的米尼弹反而不多。好像刘芒,本身绝对是快枪手,一分钟能够射击六次的家伙。但是,在黄县大战之前,他携带的四个基数dàn • yào,在战斗结束以后,还有足足一百发。换言之,还能支撑另外一个黄县大战。

从dàn • yào的配送来看,已经有点后世军队的样子了。唯一可惜的就是,子弹和发射药,还是分离的。这极大的耽误发射的速度。在发射效率上,前膛枪要比后膛枪落后太多。遗憾的是,雷汞的研究,始终没有什么进展,恐怕在未来的三五年之内,是不可能出现后膛枪了。

不过,威力巨大的米尼枪,加上严格的训练,奖惩分明的制度,只要是指挥官不十分愚蠢,应该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决定战争的关键因素,始终还是人啊。明军的武器装备,其实要比鞑子先进得多,却屡战屡败,个中原因,实在是朝廷太腐败,军队太腐败了。

有些明军投降了鞑子以后,战斗力反而大增,就是因为鞑子的军功奖励,相对公平,有效的刺激了部队的战斗力。这对于明朝廷来说,简直是天大的讽刺。事实上,明朝最后还是失败在自己的手里。

明军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才华的人,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好像天津水师的黄世军,好像关宁铁骑的李昭辉,他们都是相当有能力的人。然而,他们在明军的队伍里,却显得格格不入。因为,他们不愿意同流合污,被排斥了。有德有才的人被排斥,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这是明国最大的悲哀。

从火药厂出来以后,张准就到了旁边的火炮厂。

当初,在布置军工生产的时候,张准就有意识的在城东门外面的偏僻空地,在靠近崂山山脚的附近,圈了很大一个地方,将匠作坊、火药厂、火炮厂都安设在这里。这样统一的架构,有利于军械司的协调,有利于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沟通,同时有利于保密。

在这片地区,闲人是禁止进入的。在外面很远的地方,就设置了大块的警示牌,还有游动哨站岗。以后新增的一些军事设施,也被安排在这里。久而久之,这里就变成了大家都知道的军事禁区,一般人是不会轻易靠近这里的,以免发生意外。

“嗵!”

张准刚刚进入火药厂,就听到了一声巨大的炮响。

响声非常的震撼,好像是打雷一样。如果猜测没错的话,应该是红夷大炮的炮响。一般的飞龙炮,是没有这么震撼的声响的。

“哪里打炮?”张准问道。

“都督大人,在后山的试炮场,是红夷大炮。”旁边马上有人回答。

原来,孙勤恺正在试射拉回来的红夷大炮。当日,孙勤恺带人将一门红夷大炮从黄县拉了回来,研究和复制缺失的零件。张准之前曾经了解过工作的进度,说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这些零部件都已经基本复制出来,只是某些细节方面还不过关,还无法保证红夷大炮长期的有效的使用。现在,红夷大炮既然能够打响,说明零部件应该是没有大的问题了。

张准兴奋的加快速度,迅速的来到后山的试炮场。

后山的试炮场有点荒凉,到处都是丛生的杂草。一眼看过去,显得十分的凌乱。红夷大炮的试射,可不是一件小事。红夷大炮的射程,至少有十里。要完成十里的射程测试,试炮场就必须有这么长的距离。因此,这个试炮场,占据了整个山沟。反正崂山多的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划出一条山沟来,专门试炮,问题也不大。

此时此刻,在试炮场的西侧空地上,一群人正拥挤在一起,包围着一门庞大的红夷大炮。红夷大炮的炮口,还在朝外面冒着白烟,显然,是刚刚发射后不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