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节
有驻扎有藩王的城镇,才有这样的待遇。
问题是,这个人是张准啊!
对于张准的事迹,他们还是知道一些的。这个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破军户起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愣是硬生生的折腾出了这么大的业绩来。现在的山东,说的难听点,根本没有人是张准的对手。连鞑子都不是张准的对手,他们又怎么可能是张准的对手?
无奈之下,朱由取只好试探着说道:“派人问问张准,看看他要什么?看看有没有转圜的余地。要说他只是来要点钱要点粮什么,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王象云点点头,晦涩地说道:“好吧!卑职马上派人和张准接触。”
当即派人从城头上吊下去,和张准洽谈。使者很快就找到了张准,转达了朱由取和王象云的意思:只要张准愿意离开青州城,他们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十万两银子以内的物资,是可以当场答应的。当然,前提是在秘密的条件下。
“三十万两白银!”张准不假思索的开出了价码。
“看来,只有战了。”接到使者的回复,朱由取无奈地说道。
三十万两白银,对于衡王府来说,的确是有点难度的。这等于是将衡王府的全部银子,都搬走了大半。他怎么舍得啊?毕竟,衡王府是旁支的亲王,不是鲁王朱以派那样的直系亲王,没有那么多的田地,没有那么多的收入来源,积撰不起来那么多的银子啊!
更重要的是,他要是给了张准这笔金银,就等于是资贼。数额太大的话,很容易被人察觉的。万一崇祯追究起来,他也是要完蛋的。勾结反贼,对于藩王来说,绝对是天大的罪名。平时动一动王府卫队,都会让身边的人狠狠的参上一本,更何况是勾结反贼?反正都要完蛋,那只有奋力一战了。
去年七月,鞑子第二次入寇的时候,唐王朱聿(yu)键,响应勤王诏,说是起兵勤王,带着五百人的王府卫队,想要去北京效力。结果,人才刚出王府,就被抓起来了,王府卫队也被解除了武装。跟着就被崇祯以乱动王府卫队,试图造反的罪名,贬为庶民。
在皇室宗亲的印象里,崇祯表面上满口的仁义道德,大仁大爱,其实是很尖酸刻薄的一个人,不少大臣背后都用刻薄寡恩来形容他。勤王的诏书里面,明明说藩王也是可以率军勤王的,结果,转口就反悔了。当皇帝是要金口玉言的,白纸黑字的诏书都说反悔就反悔,更不要说口头的承诺了。
朱由取可不想好像朱聿键这样倒霉。要是他暗中和张准谈判的事情暴露出去,崇祯十有bā • jiǔ会找由头来整他。现在朝廷上下,都在传言,崇祯要对皇室贵族征税,要扣减大家的俸禄。还美其名曰,是要大家捐献,共度国难。但是,皇室宗亲并不买账。
为此,有几个亲王已经上书痛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可怜兮兮的,还全家老小都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到太庙里去哭,有的据说还昏倒了,似模似样的,连懿安太后张嫣都被惊动了,不得不委婉的提醒崇祯几句。朱由取不愿意去哭太庙,却也不愿意被崇祯抓到把柄。
但是,要是不给银子,张准就要攻城了啊!
六千守军,能够坚持多少天呢?
“王大人……”朱由取只好看着王象云。
“王爷,卑职愿意和青州城共存亡。”王象云晦涩地说道。
这样的表示,当然不能让朱由取欣慰。因为,王象云话里的意思很清楚:王爷,我也不知道能坚守多久,我其实是没有信心守城的。但是,我一定会坚守到最后一刻。总之,我会死在这里,不会逃跑的。大战还没有开始,王象云就已经这样没有信心,朱由取怎么可能有理由高兴?王象云想死没有关系,他可不想死啊!
没办法,只有固守待援了。
青州城距离济南府也不是很远,只有不足三百里的距离。两城中间的道路,也是相当畅顺的。只要支撑几天的时间,济南府的大军,应该会赶到的。衡王就在城内,要是失陷了一位亲王,山东的各级官员,都要全部完蛋。相信济南府的各级官员,都不敢掉以轻心。
王象云于是下令,全城固守。他的防御部署是这样的:以最精锐的王府卫队,防备东门,配合十二门的大炮,阻挡虎贲军的进攻。他估计,张准的重点攻击方向,应该是在东门。其他的二流部队,分别防守其他三个城门。同时,在王象云的手上,还留有一千人左右的预备队。他虽然不太懂军事,却也知道打仗要留有预备队,不能一下子就将所有的部队都全部撒出去。
此外,王象云还下令城外的大户人家,都将自己的家丁什么的组织起来,和青州府本地的团练混合在一起,准备和虎贲军死战。王象云惊喜的发现,这批人加起来,竟然也有三四千人之多。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虎贲军入城的时候,和虎贲军展开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