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
说真的,卫指挥使和各位千户大人,还巴不得扔掉这些匠户包袱呢。扔掉这些匠户,赵寅英就可以吃更多的空额,一举两得。林仁杰甚至怀疑,张准是不是脑子还有些问题,说不定二愣子的毛病又发作了,才会提出如此愚笨的问题。他决定不挑破这里面的油腻,免得多生枝节。
张准冷峻地说道:“我的条件不容更改。答应就是答应,不答应就是不答应。半个月之内没有答复,我就全部杀掉这些人。”
林仁杰难得的决断一次,连忙地说道:“玉麟,我会如实转告的,你等我的好消息吧。大家都是明白人,相信你的要求不会被拒绝的。”
张准点点头,冷冷地说道:“大家都明白就好,就怕有些人不明白。”
林仁杰于是急匆匆的回去了。
送走林仁杰以后,张准又到匠作坊来。
李德禄建议的百炼钢,当真是不好搞,生产效率的确很低。但是,锻造出来的钢,质量的确很好,令人不得不心动。这些百炼钢,就算不是用来锻造枪管,就是用来制作匕首,那也是锋利异常的。看到百炼钢锻造的匕首如此的锋利,张准有意思给每个战士都准备一把匕首,防身使用。但是现在百炼钢的产量严重不足,他只好暂时放弃了。
希望还在李成栋的身上。
只要他答应自己的条件,将三百户的匠户都送过来,浮山城马上就可以多出几百名的工匠。到时候,几百名工匠一下子投放下去,百炼钢的产量,就可以翻好几倍。有了足够的百炼钢,新型的虎贲铳,就可以批量的生产了。每天生产几十支,是完全有可能的。
得陇望蜀,张准想到铸炮了,随口问道:“你们谁懂得铸炮?”
所有的工匠都齐齐摇头。
铸炮,那可是高难度的技术活,一般的工匠怎么可能会?
周石文遗憾地说道:“大人,只有兵仗局和军器局的工匠,才懂得铸炮的。”
张准说道:“除此之外,就没有别人懂得了?”
周石文肯定地说道:“应该是没有了。”
罗大山想了想,不太肯定地说道:“也不是完全没有。咱们山东以前的巡抚孙元化孙大人,就是铸炮的专家。他在登州开设的铸炮工场,一年能铸造好几门的红衣大炮,仿造的佛郎机火炮的数量更多。后来孔有德那反贼作乱,占领了登州,将铸炮工场毁坏了。所有的红衣大炮,也被拉到鞑子那边去了。”
张准若有所思地说道:“那些铸炮的工匠呢?”
罗大山悲怆地说道:“乱军当中,被杀的被杀,被抓的不抓,应该都没有了。活着的,现在应该也是鞑子的奴隶了。”
张准忍不住大失所望。
孙元化这个人,张准是知道的,他是徐光启的弟子,懂得数学和铸炮。徐光启是大明朝的第一个科学家,教出来的弟子,当然不会输到哪里去。遗憾的是,徐光启去年就病逝了。孙元化则因为孔有德的叛乱,遭受政敌余应桂、路振飞等人的不断攻击,在崇祯五年三月就被逮捕下狱。
孙元化的命运,涉及到两个大臣之间的斗争。一个是周延儒,一个是温体仁。周延儒是要保孙元化的,温体仁却是要将孙元化处死。温体仁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