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节
同时在东北的安蒙军也举行了演习。这一切都是在告诉所有人——维持现状,等待谈判。这五万日本残军,就是他的人质。
他到底想达到一个什么样谈判的结果呢?日本放弃他们所有在华的权益,似乎是他开出的价钱,而且也隐晦的向我们暗示,如果协约国能够以一个平等的伙伴来对待他们的话,中国也愿意参加协约国一方,投入欧洲的战事当中。只有上帝才知道,我们需不需要他那几十万,或者在协约国支持下武装起来的一百万面无表情,吃苦耐劳的中国农民组成的军队。现在谈论这些,也许还为时过早。他的条件,几乎是不可能接受的。但是为什么他还是这样坚持?根据一些表露出来的线索和一些合理的思考推理方式,也许就能有清晰的答案……
美国一位神秘的客人正在雨辰的总统府做客,当年辽河冲突的时候,这位神秘的客人就曾经是美国的国务卿特使,参与调停了本次的事件。这位神秘的客人家族是曾经将美国西部挖空了好些地方的油井,从而成为了一个寡头,他们的家族,一向有参与政治的传统。在美国国会山有着相当的影响。这位有些轻浮的神秘客人,已经在南京宣扬中美之间未来的友谊了,在他浮华的外表之后,也许在那位年轻总统的苦心经营之下,无数的人脉网络已经在默默的运转,将中国的意图表达、阐述、游说给那些关注太平洋西面局势的美国政治家们。大家都应该注意到了美国副国务卿蓝辛先生最近给纽约时报写的一篇文章,上面已经调子颇高的承认美国在亚洲和在旧大陆是不一样的,区别就在于美国光荣的孤立于旧大陆之外,而在亚洲承担着历史责任。亚洲的现状需要维持,而不能再沦为一个小型的,混战的欧洲。他似乎也隐晦的表示,很有可能,他也将跨过太平洋,参与调停本次事件。
仅仅是调停吗?
在一片迷雾之后,我看到的,也许是奠定亚洲未来秩序的一个盟约!中国和美国。亚洲的殖民体系,已经被欧洲国家瓜分完毕。而日本又站了起来,跃跃欲试的试图在其中分一杯羹。联系到日俄战争之后,美国对日本的警惕性。一切似乎都变得顺理成章。美国惧怕欧洲之间大国的战争,因为他们才成为帝国没有多久,对自己的潜力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对欧洲王权之间的战争,有一种天然的厌恶。而在亚洲就不一样了!他们很乐意缔造一种有利于他国土西面安全的局势,并且极大的扩充美国的影响力。这个庞大的国家,必然会在欧洲大国互相耗尽他们的元气之后,认识到自己的优越还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新世界的主宰。至少从现在看来,他们在亚洲是想这样的。在我们英帝国试图公正的调停本次事件的时候,如果中美签订了盟约——某种针对日本的盟约,那我们该怎么办?也许我们等待到的,就是帝国在亚洲利益体系的末日,还有日本这个位于火山岛上面的小小国家的末日。他发展的道路,完全被两个大国卡死了。
正是基于对中国这位年轻的总统一定的了解,我才敢于确信,他在酝酿着这个震动太平洋的举动。他对国际局势的了解,远远不象清朝统治者或者袁世凯那样只有畏惧,同时也不像现在中国有些政治家那样天真。他很清楚列强的弱点和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事情,这种把握甚至有一种可怕的先知的感觉。这个不信仰上帝的人,为什么能得到这样多的指引!太平洋局势的变动,似乎都有他的身影在背后。这个国力其实还相当薄弱的国家,现在却取得了与其实力不相称的有利地位……
如果是选择我作为本次局势的帝国代表,参与调停当中。当然这仅仅是种假设。对于这位总统,我个人的意见是对他必须要做到坦率,告诉他,帝国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东亚局势。需要一个到底是什么样的伙伴,才符合帝国的需要,其他的,帝国都不加以考虑。不要被他的虚张声势所吓倒,要知道,他在激动的外表背后,也许在暗自嘲笑我们又步入了他的圈套。冷静,从容,坚定,这就是一切。日本的地位需要维持,特别在美国可能的压力下。这是帝国平衡亚洲局势的关键。让他们来讨好我们,而不是相反……”
报告还很长,爱德华·格雷爵士却并没有再阅读下去了。这位老人静静的坐在甲板上的躺椅上面沉思。这些驻外大使的考虑,特别是这位克劳福德先生。可以说是相当睿智的。但是对于在英国本土的外交大臣而言,却有一些太顾及他权力范围之内的亚洲事务了。并没有和现在的帝国形式联系在一起。现在的帝国需要什么?打败德国佬,打败德国佬,还是打败德国佬。马恩河的空前血战,现在似乎才略微平静下来一些。德国佬向后退了,但是他们的巨大实力,仍然在侥幸躲过灭国之灾的法国,还有远征军也付出了巨大而惨重的牺牲。但是德国佬还是有着足够的实力,可以卷土重来。为了彻底击败他们,协约国要付出最大的牺牲,而且还很难说结果如何,在没有新的强大势力加入的情况下!
因为帝国外交政策的失误,土耳其已经加入了同盟国的体系当中。俄国的战略态势受到了极大的恶化。协约国对这个武装不足,装备不良的国家的支援,已经不能通过黑海,而只能在封冻的北冰洋上穿行,对俄国的输血和打气成了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这个时候,协约国在疯狂的寻找他们的盟友,那个滑头而中立的意大利,他们的外交官成了伦敦巴黎最受欢迎,也获得了最高礼遇的人物。巴尔干的那些小国,现在帝国等于是在拼命的拉拢着他们。更别说美国了,比利时的惨剧,还有法国受到的蹂躏,几乎每天都想方设法的将这些消息发到新大陆,希望激起他们“高贵的怜悯之心”。东亚现在的两个国家呢?日本的海军,是他们迫切需要的,杰利科勋爵几乎每天都在提醒帝国注意大舰队的实力不足,还有公海舰队的强大威胁。英国曾经试图租借日本的金刚号和榛名号战列巡洋舰,却被断然拒绝了。与其这样租借不成,让这些军舰加入大舰队,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么?
基钦那勋爵,帝国的陆军元帅。对中国陆军的战斗力表达出了强烈的兴趣。认为可以在一个月之内,连续击败德军和日军的军队,战斗力是可以依靠的。而且中国有着那么巨大的人力储备资源!他的动员二百五十万的大陆军的提案。在帝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帝国从来没有这样大规模陆军的传统!如果能找到替代的解决方案……英国高级军官指挥的二十个、三十个中国师,是不是更好一些?
爱德华·格雷脸上现出了难得一见的苦涩表情,他这次来远东。与其说是调停,倒不如说是来争取援助……欧洲的灯光已经灭了。无论怎样的竭尽全力,维多利亚的黄金时代,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世界的未来,在于新大陆……甚至亚洲。正因为他的清晰,所以才会对这份工作觉得索然无味。他知道自己没有力量能够挽回历史发展的脚步。
马达加斯加号,正在南中国海面上,驶向不可知的未来。
雨辰这个时候,却是处于一种完全自信而放松的状态当中。看着历史随着自己的手腕而改变,这种感觉真的是非常的好。他也知道,这些改变,是用无数的牺牲和奉献换来的。无数青年的生命,换来了民族气运的升腾。就因为如此,他更加不能辜负他们的牺牲。
在所有的事务当中,现在他牢牢抓住的重点就是在对美的公关上面。在短时间内,和美国签订某种盟约,稍微明智一点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种大政的决定,在美国国内会引起旷日持久的争论,各种利益集团互相的意见对立,甚至参杂着党派之间的斗争。不是那么一厢情愿的事情。他只是希望,让美国方面充分了解到了他善意,并且形成一种对日联合的压力,就足够他在谈判当中放开自己的手脚了。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只有借力打力啦。对于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