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节
升已经毫无退路,再打下去,这点楚王带出来的家底子就全完了,连带自己这个败军之将也要被朝廷惩处。
仔细思量一番,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李伯升毅然决定背水一战,当然作战的目标并不是汉军,作战的兵器也不是刀剑弓弩,而是拿起他的笔,向皇帝奏报河南前线发生的种种怪事。
……
李伯升不知道的是,朝廷里亦有一位大佬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内厂竭力搜索蓝玉和汉军勾结的证据,令内厂番子骄傲的是,他们的工作效率远比锦衣卫要高出许多,凡是他们想知道的事情,只要稍下功夫就能得到,窃喜之余,番子们不但感慨自己的高明,还为锦衣卫们的不争气而扼腕叹息:唉,自打文海接手之后,这锦衣卫的业务水平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啊。
说是叹息,还不如说是幸灾乐祸,摊上这样一个竞争对手真是幸运。
深入敌后的内厂番子们将情报源源不断的发往京城,西征军中的锦衣卫亦是滔滔不绝的将连战连捷的捷报发往京师,内厂的情报显示,汉军和蓝玉统辖的西征军之间打的是太平拳,一场仗下来死不了几个人,往往是周军一个冲锋,汉军就撤了,简直和过家家一般,而锦衣卫们的战报则是写的花团锦簇,添油加醋,动辄斩首数千,重创敌军云云。这些相悖的信息最终都被整理成文字资料,不加评论的放在了皇帝的案头。
刚开始的时候,皇帝看到捷报还会欣喜万分,再后来就淡定多了,再到后来又变成深深地沉默,皱眉,沉思。
作为谋反起家的皇帝,张士诚对于手握军权的将领深为忌惮,自从他登基之后,如同吕珍那样拥兵自重的老军头,已经陆续清理的差不多了,蓝玉因为身在京城,人又低调,所以一直没动他,但是谁又能保证他永远那么低调呢。
手上握着十万大军,想低调都不成啊,如果手底下再有几个脾气暴躁别有用心的将军,搞个黄袍加身也不是不可能啊。
对于河南来的情报,皇帝更加相信内厂的侦查,蓝玉的战绩越是辉煌,他越是迷惑,各种各样互相矛盾的情报,让皇帝的眉心拧成了一个川字。